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官名。又称“寺人”或“内竖”。周朝置。未成年的近侍小臣,掌内外之令的传达。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文公之出也,竖头须,守藏者,不从。”韦昭注:“竖,文公内竖里凫须,公出不从,窍藏以逃,尽用以求纳公。”《周礼·天官·内竖》:“掌内外之通令”。郑玄注:“使童竖通王内外之命。”


内官,宫内小臣。《国语·晋语八·叔向谏杀竖襄》:“平公射鴳,不死,使竖襄搏之。”见《周礼·天官·内竖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通馆

    清代内阁所属特开的修书馆。见“内阁修书各馆”。

  • 尚供总管

    官名。元置,为尚供总管府的长官。见“尚供总管府”。

  • 大都柴炭局

    官署名。置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(1275),秩从六品。十六年,升提举司,为从五品。成宗大德八年(1304),复降为局,正七品。隶宣徽院。置大使一员,副使二员。

  • 南益

    西夏官位。枢密位之一。

  • 征欠司

    即“三司都理欠司”。

  • 掌郁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春官之属有郁人下士二人,掌管裸器,凡祭祀和接待宾客行裸礼,把捣煮好的郁金渗和在鬯酒里,装在彝里陈设在行礼的地方。北周因之置掌郁中士,正二命,掌郁下士,正一命。属春官府典祀中大夫。

  • 考功

    官署名。三国魏吏部尚书所领四郎曹之一,掌考第及秀孝贡士事。西晋沿置,为吏部五郎曹之一,东晋省。北魏为吏部四曹之一,置掌固、令史、书令史、主事。北齐置为吏部三曹之一。隋朝置为吏部四曹(司) 之一,设侍郎

  • 军衡长

    海军相当官。北洋政府设于海军总司令处、舰队司令处与军港司令处,掌办人事行政。

  • 给事羽林郎

    官名,东汉置,属中宫黄门冗从仆射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四·大长秋》:“中宫黄门冗从仆射,一人,六百石,本注曰:宦者。主中黄门冗从。”注:“丁孚《汉仪》曰:给事中宫侍郎六人,比尚书郎,宦者为之。给事黄门四人

  • 官命

    官爵禄命。《左传·襄公二年》: “官命未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