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祠祀令

祠祀令

官名。① 西汉太常属官。景帝中六年(前144)更名太祝令置。武帝太初元年(前104)又改为庙祀令。职掌祠祀事宜。②西汉詹事属官。成帝鸿嘉三年(前18)詹事官省,并属大长秋。③东汉少府属官。员一人,秩六百石,掌宫中小祠祀。有丞一人。


官名,即太祝令,汉置,属太常,六百石,凡国祭祀掌读祝及迎送神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奉常》:“奉常,秦官,掌宗庙礼仪;有丞,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。属官有太乐、太祝……六令丞……景帝中六年更名太祝为祠祀。”《后汉书·百官二·太常》:“太祝令一人,六百石。本注曰:凡国祭祀掌读祝及迎送神。丞一人,本注曰:掌祝小神事。”《后汉书·百官三·少府》:“祠祀令一人,六百石。本注曰:典中诸小祠祀。丞一人,本注曰:宦者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阿买勃极烈

    官名。金太祖建国后,设四勃极烈共掌国政,以习不失为国论阿买勃极烈,意为国家第一勃极烈。习不失死后官废。官名。金朝设有此官,掌管治理城邑。参看“勃极烈”条。

  • 山西司员外郎

    官名。即“山西清吏司员外郎”。

  • 大都路都总管

    官名。元置,见“大都路都总管府”。

  • 承敕监给事中

    官名。明洪武十年(1377)以吏、户礼、兵、刑、工六科给事中隶承敕监,称承敕监给事中。十二年改隶通政司,后不隶通政司,于午门外东、西两直房办公,无专署。

  • 行安西将军

    杂号将军名,三国魏置,掌征伐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三少帝纪》:“辛未,以长水校尉邓艾行安西将军,与征西将军陈泰并力拒维。”曹仁也曾任此将军。行,代行。见《三国志·魏书·曹仁传》。

  • 绥远城将军

    官名。为清代八旗驻防将军之一,驻绥远城(在归化城东北五里,今属呼和浩特市)。乾隆二十八年(公元1763年)裁撤归化城都统,将其所掌土默特二旗之旗务划归绥远城将军。蒙古土默特部分为左右翼两旗,与民人散处

  • 仁部卿

    官名。渤海国左六司仁部长官,置一人,居司政下。

  • 职金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职金置,北周沿置。秋官府掌朝下大夫属官,负责收受并保管罪人所纳罚金及物品。正二命,下设职金下士以佐其职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金部曹郎中

    官名。北齐度支尚书所属有金部曹,“掌权衡量度、外内诸库藏文帐等事”,以郎中一人为主官。见《隋书·百官志中》。

  • 正治上卿

    文勋官名。明置,以授正二品文官再考称职者。勋官名。明置,为文勋第三阶,秩正二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