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督烽掾

督烽掾

官名,汉置,为郡都尉或校尉属官,掌烽火报警。汉朝在边境置烽火台,发现敌军,则在台上用狼粪点火,冒起浓烟,以报有敌人。据说,狼粪烟抗风力强,能直升高空,很远就能看见,故又称“烽火”为“狼烟”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“(元和三年秋)号吾先轻入寇陇西界,郡督烽火掾李章追之,生得号吾。”


郡分职吏名。东汉置于边郡,掌烽燧之事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记元和三年(公元86年)号吾寇陇西,为郡督烽掾李章所擒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简放

    见“特授”。

  • 登记司

    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属铨叙部。掌理关于公务员调查登记事项,考取人员登记分发事项及其他人员调查登记或分发事项。以司长为主官,下设科长、科员等,分理本司事务。

  • 侍御扶持

    官名。南朝宋置,为后宫官,比六品。见《宋书·后妃传》。

  • 药藏监

    官名。即“太子药藏监”。官名。北齐与隋置,见“药藏局”。

  • 騊监长

    官名。 秦置, 属太仆。入汉因之, 主騊监, 掌皇帝乘马。 东汉省。

  • 皇帝的省称,封建帝国最高的统治者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。”《汉书·高帝纪下》:“诸王、通侯、将军、群卿、大夫已尊朕为皇帝,而太公未有号。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。”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:

  • 直省局局长

    官名,金朝置,从八品,掌都堂之礼及官员参谢之仪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

  • 典东水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属东王府,员额二人,官阶为职同将军。参见“典水”。

  • 司功

    ①官名。春秋晋国置。《左传·昭公十五年》孔颖达疏引《世本》:“伯生司徒公,公生曲沃正少襄,襄生司功大伯,伯生候季子。”王谟辑《世本》:“司功氏,晋大夫司功景子士焉佗,因官氏焉。②官署名。隋文帝开皇三年

  • 某京都虞候

    武官名。辽置, 见“五京都虞候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