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牛人

牛人

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之属。掌畜养牛牲,以供国家祭祀、宾客、飨食、丧事等之用。《周礼·地官》:“牛人,中士二人,下士四人,府二人,史四人,胥二十人,徒二百人”,“掌养国之公牛,以待国之政令。”


官名,周设此官,掌养国家之牛。《周礼地官牛人》:“牛人掌养国之公牛,以待国之政令。凡祭祀,共其享牛求牛,以授职人而刍之。凡宾客之事,共其牢礼积膳之牛;飨食宾射,共其膳羞之牛。军事,共其稿牛。丧事,共其奠牛。凡会同军旅行役,共其兵车之牛,与其牵徬,以载公任器。凡祭祀,共其牛牲之互,与其盆簝以待事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宣政郎

    武阶官名。宋政和六年(公元1116年)置,秩从七品。

  • 款塞将军

    官名。 将军名号。 南朝梁置。 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四班,拟伏波将军等号。大通三年(529) 定制后,班阶略提高,改拟光烈将军等号。

  • 参议院财政股审查委员会

    北洋政府时期第一届国会参议院的常任委员会之一。设委员长、理事各一人;委员,民国二年(公元1913年)为二十五人,七年(公元1918年)为十五人。掌审查财政事项。

  • 可汗

    又作“可寒”。古代柔然、突厥、回纥、蒙古等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。初,鲜卑族中有此称,但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,始于公元402年柔然首领社崙称丘豆伐可汗。西域君主称可汗。《新唐书·突厥传》:“可汗,犹单于也

  • 典硝衙

   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,主煎熬硝磺。

  • 胄子监长

    官名。渤海国胄子监长官。

  • 藩邸

    诸侯王的府第。庾信《故周大将军义兴公萧公墓铭》:“有美令德,茂亲藩邸。”《太平广记》卷四八五,唐陈鸿《东城父老传》:“玄宗在藩邸时,乐民间清明节斗鸡戏。”

  • 宗子羽林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《魏书·官氏志》: “(宣武帝永平)四年(511)七月,诏改宗子羽林为宗士,其本秩付尚书计其资集,叙从七已下,从八已上官。”

  • 司宾寺少卿

    官名。见“司宾寺”。

  • 仵作

    职役名。仵作之名,唐末五代时已出现, 亦作仵作行人。宋人郑克《折狱龟鉴》卷二《释冤下》“府从事发��”条引《玉堂闲话》已提到仵作行人,系指代人验尸送葬为业之人。在宋代,仵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