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海军部

海军部

官署名。清末新设的中央机构之一,系管理海军军政之总机构。宣统二年(1910),改*筹办海军事务处设。初以海军之发展,光绪九年(1883)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内设海防股。十一年设*总理海军事务衙门,二十一年撤。二十九年,设练兵处军学司水师科。三十三年,设陆军部海军处。宣统元年,设筹办海军事务处。至是,始独立成部。掌全国海军行政事宜,统辖海军军人、军属及各省水师,暂时兼办海军司令部事宜,辖船厂、船坞军港、枪炮制造厂。内设军制、军政、军学、军枢、军储、军法、军医七司及主计处。置海军大臣、副大臣各一人,总理部务。下设参谋官、参事官、秘书官、司长、计长、科长、科员、录事等,分司各职。清亡,民国仍沿其名。


清朝末年设海军部,掌管海军事务。设海军大臣(正都统)一人、副大臣(副都统)一人、一等参谋二人、二等四人、秘书六人。下设军制、军政、军学、军枢、军储、军法、军医七司,每司司长一人。另外还有录事、科长等官。民国初也设海军部,直属大总统。民国政府成立,初设海军署,属军政部,不久改为部,直属行政院;设部长一人,政务、常务次长各一人,其属有总务、军术、舰政、军校、军械、军需、军务、海政八司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四·海军部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清商署令丞

    官名。南朝梁太乐令所属有清商署丞。隋始置清商令,与丞共为清商署的正副主官,属太常寺。与太乐署分掌音乐之事,各有乐师。炀帝时废。

  • 定陇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。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班,拟折冲将军等号,大通三年(529)罢。

  • 汉主事

    官名,清朝宗人府吏部、礼部等有堂主事、汉主事二官,正六品。堂主事掌满文奏稿;汉主事掌汉文典籍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志一》,参看“宗人府”、“主事”条。

  • 县工

    官署名。战国秦国置。主管官营手工业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秦律杂抄》:“县工新献,殿,赀啬夫一甲。”

  • 大行台尚书

    官名。北魏、东魏、西魏、唐朝置。属大行台。如分曹理事,则冠以曹名,如大行台吏部尚书、大行台度支尚书等。唐初设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省,置兵部、民部、工部尚书各一人,正四品。高祖武德八年 (625),废陕东道

  • 沙门都统

    参见“沙门统①”。

  • 大官署稽察所

    官署名。清置,见“大官署署正、署丞”。

  • 孝义掾

    官名,三国蜀置,为郡县佐吏。汉朝郡县设立学校,置掾、史、经师等官,而蜀又增置孝义掾,掌教化,与教化史、行义掾都是教导民众行仁孝礼义的官吏。掌教化之吏。见“郡教化史”。

  • 地方警察厅

    官署名。北洋政府设置,依照民国二年(公元1913年)一月八日公布的《划一现行地方警察官厅组织令》的规定,设于各省省会及商埠地方,承内务总长及省、道行政长官之命,管理警察行政事务。厅内分设总务、行政、司

  • 刑名

    官署中掌刑事判牍者称刑名,或刑席,也称刑名师爷。清代知县幕宾名。掌理杀伤斗殴窃盗等词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