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武卫

武卫

①官号。东汉献帝建安十六年(211)曹操置。《三国志·许褚传》:褚“迁武卫中郎将,武卫之号,自此始也。”其后有武卫将军、武卫大将军、武卫校尉、武卫都尉等名号。详见各条。② 武卫将军省称。③隋、唐十二卫之左、右武卫的统称,位骁卫下,领府兵,掌宫禁宿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廷尉从史

    官名。汉代廷尉的属官。《汉书》颜师古注:“只随官僚,不主文书。”

  • 国子监助教

    学官名。①国子学教官,即“国子助教”。②明、清国子监置,分掌率性、修道、诚心、正义、崇志、广业六堂之教学,讲授儒家经典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改学为监,置十六员,从八品,二十四年定置十五员,永乐

  • 河西房

    官署名。北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枢密院置,掌陕西路、麟、府、丰、岚、石、隰等州及保德军吏卒、蕃官,领有关西界边防之事。南宋孝宗乾道六年(1170)罢。宋枢密院属吏办事诸房之一。掌办陕

  • 仪从库大使

    官名。元置,从七品,为仪从库长官,掌收仪卫器仗。佐官有副使一员,从八品。见《元史·百官一·礼部·仪从库》。

  • 左冯翊计掾

    官名。汉置,属左冯翊,见于甘露元年谷口铜甬(载《薛氏钟鼎款识》卷18第4至6页)。所掌似为会计之事。

  • 宦者令丞

    官名。战国时已有宦者令,秦汉沿置,掌管宦者,属少府,有丞,宦者是宫内、特别是后宫服杂役之人,人数众多,故汉代宦者令有丞七人。宦者令办公之署称宦者署,也常为官员等待皇帝诏命之处。

  • 内城巡捕西分局

    清末工巡总局所属机构。简称西局,包括西城北段巡捕分局、南段巡捕分局。下设档房、文案处、发审处、支应处、图表档房、司狱科、守卫处、派差处、巡查处、各区、各段、巡捕队。

  • 火器营总统

    官名,清设此官。为火器营主官。清代康熙年间始置火器营,设鸟枪护军,每人鸟枪一支,并有子母炮,专司练习火器。《清史稿·职官四·火器营》:“火器营,掌印总统大臣一人。总统大臣无员限(王公、侍卫内大臣、都统

  • 戎政府

    官署名。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 (1550)于京军三大营(五军营、神机营、神枢营) 之上置戎政府,设武臣一,称总督京营戎政;文臣一,称协理京营戎政。其下设副将、参将等官二十六员。隆庆(1567—1572)

  • 汾祠署令丞

    官名。唐开元中置汾祠署,有令及丞,属太常寺。掌汾祠祭祀洒扫之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