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校人

校人

官名。周朝置。① 掌马政。马官之长,春秋鲁国有此官。《左传·哀公三年》: “校人乘马”,“命校人驾乘车。”《周礼·夏官》有校人,郑玄注: “校人,马官之长。”②主管沼泽池塘的小吏。《孟子·万章上》: “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,子产使校人畜于池。”焦循注: “校人,主池小吏也。”


官名。周设此官:1、马官,掌王马之政,辨六马之属等。《周礼·夏官·校人》:“校人,掌王马之政,辨六马之属:种马一物,戎马一物,齐马一物,道马一物,田马一物,驽马一物……春祭马祖,执驹;夏祭先牧,颁马攻特;秋祭马社,臧仆;冬祭马步,献马,讲驭夫。凡大祭祀、朝觐、会同,毛马而颁之,饰币马、执扑而从之。凡宾客,受其币马;大丧饰遣车之马,及葬埋之;田猎,则帅驱逆之车;凡将事于四海山川,则饰黄驹;凡国之使者,共(供)其币马;凡军事,物马而颁之,等驭夫之禄。”

2、池诏官,掌池诏的小官。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,子产使校人畜之池,校人烹之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钵阐布

    官名。即吐蕃官钵掣逋,掌国政最高长官。

  • 太子左司御率府

    官署名。唐高宗龙朔二年 (662)改太子左宗卫率府置,率一员、副率二员,掌东宫兵仗、仪卫之政令,置长史及录事、仓、兵、胄曹参军事,又有司阶、中候、司戈、执戟; 并领外府三。中宗神龙元年(705)又改为

  • 典天鱼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天王府置,属朝内典官。员额一人,官阶为职同指挥。

  • 城都尉

    官名。西域乌垒等国置,员一人,佩汉王朝印绶。官名,西汉时西域乌垒置,掌城防等军事。《汉书·西域传·乌垒》:“乌垒,户百一十,口千二百,胜兵三百人。城都尉、译长各一人。”

  • 复籍

    先因寄籍外省,后愿改归原籍者,称复籍。清制,凡官员复籍,需察其原籍确有坟墓、庐舍,方准改归原籍。由祖籍所在地方官察核,报吏部定议。

  • 右通政

    官名。明清通政使司之副长官。佐主官掌司事。明洪武十年 (1377) 设,一人。并设誊黄右通政一人。南京通政使司亦设一人,皆正四品。清顺治元年 (1644) 沿设,汉二人。乾隆十年 (1745) 裁一人

  • 司狱副管守长

    官名。清末法部属官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原由典狱司录事兼任,三十四年改为专差。定额六人,八、九品不等。由各司实缺录事拣派,任期三年。掌南、北两监管理稽查事宜,并分班住宿。

  • 宫殿监正侍

    官名。清朝五品太监之衔名。充敬事房总管。雍正四年(1726)原定从四品总管为此衔,后改五品,太监品级亦不再分正从。宦官官名。清置。见“总管太监”。

  • 温汤丞

    官名。唐朝司农寺温泉汤监次官,置二员,从八品上。北宋初存其名,极少除授。

  • 将军府

    1、指将军的治所和幕府。汉朝将军位比公者四:大将军、骠骑将军、车骑将军、卫将军。汉制,位同公者开府,府员有长史、司马各一人,秩千石,司马主兵,如太尉。从事中郎二人,六百石,取参谋议。掾属二十九人,令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