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掖庭令

掖庭令

官名。西汉武帝太初元年(前104)由永巷令改名,隶少府,有八丞。掌后宫宫女及供御杂务管理宫中诏狱,由宦者充任,侍从皇帝左右,权势颇重。属官有掖庭户卫、掖庭狱丞、少内啬夫、暴室丞、暴室啬夫等。东汉沿置,秩六百石,名义上隶少府,有左右丞、暴室丞各一员。掌后宫贵人采女事。魏、晋改隶光禄勋,任用士人。南朝不置。北齐复任宦者,为长秋寺掖庭署长官。隋初置二员,正八品,为掖庭局长官,隶内侍省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) 改局为署,参用士人,隶长秋监。唐朝复为内侍省掖庭局长官,用宦者,员二人,从七品下,掌宫人簿帐、女工之事。金朝为卫尉司掖庭局长官,正九品,掌皇后宫事务。


官名,汉置,俸六百石,宦者,掌后宫贵人采女事。有左右丞各一人。暴室丞一人。宦者,掌中妇人疾病者,就此室治;皇后、贵人有罪,也就此室。有吏从官一百六十七人,待诏五人,吏员十人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《汉书·外戚传下·孝成赵皇后》:“掖庭令辅等在后庭左右。”参看“掖廷”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刑科推丞

    见“大理院推丞”。

  • 太乐博士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六品下,二十三年官品令未载。掌宫廷音乐。官名。后魏置太乐博士,北齐称太乐令丞,北周称大司乐,掌成均之法。见《通典·职官七·太常卿·太乐署》、《魏书·官氏志》

  • 泉部局

    官署名。北齐置,设丞。隶太府寺诸冶西道署。

  • 部医

    官名。见“司狱司”。

  • 总务主任

    高等学校职名。国民党政府时期规定,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设总务主任一人,由教授或教员兼任,秉承院长或校长旨令,主持总务事宜。

  • 督促所

    官署名。清朝中央各部、院、寺下属机构。负责督促本部、院、寺所属司、署应办事务,并限期完成,分别设郎中、员外郎、主事等管理。

  • 武经郎

    官名。北宋徽宗政和二年(1112)重定武臣官名,改西京左藏库副使置,为从七品武阶官,属大使臣。官名。宋置,为武职八阶,旧为诸司副使。见《宋史·职官九·武阶》,参看“武功郎”条。

  • 差使剩员所

    官署名。北宋神宗熙宁(1068—1077)中置,掌拘辖诸军剩员,以供宣借役使。初以提点仓草场官勾当,后命步军司兼领。哲宗元符元年(1098),置为步军司差使剩员所,以文臣升朝官二人管勾,隶兵部。

  • 茶马司

    官署名。宋朝始置。初为茶场司与买马司合称。神宗熙宁七年(1074)始置官管理成都收买茶货,以供秦凤熙河路买马之费,遂置茶场司。元丰四年(1081)合二司为一司。宁宗庆元六年(1200)以提举茶事兼理马

  • 右射声倅长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夏官府右武伯中大夫右射声率上士属官,正一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