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掌讶

掌讶

官名。《周礼》秋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礼籍等级以迎宾客。《周礼·秋官》: “掌讶,中士八人,府二人,史四人,胥四人,徒四十人”,“掌邦国之等籍以待宾客。若将有国宾客至,则戒官修委积,与士逆宾于疆,为前驱而入”。


官名。周设此官,掌接待迎送宾客。《周礼·秋官·掌讶》:“掌讶,掌邦国之等籍,以待宾客。若将有国宾客至,则戒官脩委积,与士逆宾于疆,为前驱而入。及宿则令聚柝,及委则致积,至于国宾入馆,次于舍门外,待事于客。及将币为前驱,至于朝,诏其位,入复;及退,亦如之。凡宾客之治令讶,讶治之。凡从者,出则使人道之,及归,逆亦如之。凡宾客,诸侯有卿讶,卿有大夫讶,大夫有士讶,士皆有讶。凡讶者,宾客至而往,诏相其事,而掌其治令。”讶:同迓,迎接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辕门

    旧指官署外门。清朝习惯上专指督抚官署。

  • 乌撒宣慰司

    即“乌撒乌蒙等处宣慰司”。

  • 监狱教师

    监狱职员名。北洋政府设于新监狱,承典狱长之命,从事对犯人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工作。监狱如未设专职教师,则对于犯人文化知识的教育由教诲师兼理。国民党政府监狱沿置。

  • 单于右辅

    官名。十六国汉,后燕,北燕置。十六国汉时,与单于左辅各主六夷十万落,每万落置一都尉。后燕时位次尚书。北燕时为大单于四辅之一。见《晋书·刘聪载记》、《慕容熙载记》、《冯跋载记》。

  • 封事

    密封的章奏,亦称“封章”。汉朝制度,臣下奏事,防有泄漏,以皂囊封板,谓之封事。其制似始于汉文帝,后相沿成故事。昭帝时上书者皆为两封,其一称副本,由领尚书事者先发之,所言不善,辄搁置不奏。宣帝时为夺霍氏

  • 羊牧丞

    官名。西晋置,隶典牧令。东晋省。官名。为晋代典牧令的佐官。见“典牧令”。

  • 御史府右院

    官署名。参见“御史府”。

  • 蕃部中大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秋官府蕃部司长官,掌诸侯朝觐礼仪。下设小蕃部下大夫、小蕃部上士、小蕃部下士以佐其职,领掌交上士、司匡上士等官属。北周武帝建德二年(573)省。宣帝即位后,复置

  • 圉牧司使

    官名。金兴定二年(公元1218年)置于外路,掌畜牧事务。设官有使,正七品,副使正八品;判官,正九品。

  • 司隶校尉

    官名。西汉武帝征和四年(前89)始置,秩二千石。初掌管理使役在中央诸官府服役的徒隶,领一千二百人,持节,亦捕治罪犯。后罢其兵,职掌纠察京都百官及京师附近的三辅(京兆、左冯翊、右扶风)、三河(河东、河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