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捕兽中士、下士

捕兽中士、下士

官名。《周礼》秋官之属有冥氏下士二人,掌攻治猛兽。北周仿此职置捕兽中士,正二命;捕兽下士,正一命。属秋官府田正下大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京丰衍东西库

    官署名。金朝置。掌谷物财赋储积支纳等事。隶运司。宣宗贞祐二年(1214)同隋朝。设使、副使、判、监、支纳诸官,秩正八品、从八品、正九品。官库名。金置,属转运司,掌储藏及出纳之事。设官有使,正八品;副使

  • 掾官

    见“曹官”。任知府。参见“吏”。官类名。宋置,见“曹官”。

  • 中央干部训练团

    军事委员会的直属组织。抗日战争期间,国民党政府为接受美援、训练干部使用美式武器,在桂林设立东南干部训练团,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自兼团长,轮训陆军各部队将、校级军官。团部设教育长及教育、总务、政训三处。由

  • 县公款局

    官署名。北洋政府设置,管理县地方的收入、支出以及各种特别捐款。自民国元年(公元1913年)以来逐渐成立,但并不普遍,局内一般设局长、副局长各一人,董事二人,会计、书记各一人。惟民国七、八年(公元191

  • 额外外委

    参见“外委”。

  • 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

    官名。五代始置,为侍卫亲军步军统兵长官。宋朝沿置,一员,掌禁军步军诸指挥名籍,凡统制、训练、番卫、戍守、迁补、赏罚,皆总其政令,为三衙长官之一,地位颇重,俗称步帅。徽宗政和四年 (1114) 定其品序

  • 巡捕五营

    清代步军统领所属的绿营兵。详见“步军统领衙门”。

  • 改官法

    官制用语。即宋朝选人改为京朝官的制度。凡在任选人,取得本路一定员数的帅抚、监司、知州作举主保奏,按本人历任任数和考数,经磨勘合格,授予改官状五份,即赴京等待班引,班引后改承务郎以上官资,即成为京朝官。

  • 福建船政大臣

    官名。清朝福建船政长官。同治五年(1866)置。一人,特简。初为钦差大臣,正二品,光绪四年(1878)后,曾数次由地方巡抚、总督、将军等兼任,品秩不定。掌理福州船政局轮船制造事宜。

  • 奉常寺正卿

    官名。见“奉常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