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总摄

总摄

官名。元朝管理佛教事务之僧官,即总摄司之长官。详见“总摄司”。


僧官名。元代路以上主管佛教事务的衙门有总摄司,以总摄为主官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著帐郎君节度使

    官名。辽朝北面官,著帐郎君院长官。官名。辽置,见“著帐郎君院”。

  • 崇德宫

    辽朝宫帐名。圣宗母承天太后置,亦称“孤稳斡鲁朵”。契丹语称玉为“孤稳”、宫帐为“斡鲁朵”。以乾、显、双三州户置,宫帐在土河东,陵祔景宗皇帝。有州四: 乾、川、双、贵德; 县一: 上京潞县; 石烈三:

  • 制台

    清朝总督之俗称。明清对总督的敬称。明武宗曾自称总督军务,大臣们讳避,因改称总督为总制,故有制台、制宪、制军之称。世宗嘉靖年间复称总督,而制台等各仍旧沿用,清也沿用。参看“总督”条。

  • 挨选

   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。乃月选班秩之一。按例应选官员,在本班中,依照先后次序选用,称为挨选。

  • 王府中兵参军

    官名。梁皇弟皇子府始设,“见王府兵曹参军事”。

  • 却胡侯

    官名。汉朝时西域焉耆等国置,员一人。官名,西汉时西域焉耆国等置此官,掌管对匈奴等胡人的军务等事。《汉书·西域传·焉耆国》:“击胡侯、却胡侯、辅国侯、左右将、左右都尉、击胡左右君、击车师君、归义车师君各

  • 少阿

    官名,西汉末年刘歆曾为此官,其职不详。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莽母功显君死,意不在哀,令太后诏议其服。少阿、羲和刘歆与博士诸儒七十八人皆曰……”“少阿、羲和、京兆尹红休侯刘歆为国师。”

  • 宰府

    即宰相府。西汉丞相为宰相,故丞相府亦称宰府。东汉丞相更名司徒,司徒府沿称宰府。官署名,为宰相府的省称,也称相府。《后汉书·马严传》:“旧丞相、御史亲治职事,唯丙吉以年老优游,不案吏罪,于是宰府习为常俗

  • 越兵将军

    官名。北魏初置。明元帝泰常八年(423)薛道千曾任此职、青州刺史,率军进攻南朝宋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改定官制后,未见。

  • 上都掌仪署

    元大德十一年(公元1307年)置,隶徽政院。秩五品,掌户口房舍等事。设令、丞各二人。至治三年(公元1323年)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