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官名。周朝置。① 驾车马之官。同“”。《诗经·小雅·车攻》:“徒御不惊”。郑玄笺:“徒,御马也。”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凡执技以事上者,祝、史、射、御、医、卜及百工。”②武官又称“御戎”。《左传·成公十八年》:“弁纠御戎,校正属焉,使训诸御知义。”《商君书·境内》:“大将、御、参皆赐爵三级。”③待御之臣。《国语·吴语》:“一介嫡男,奉盘匜,以随诸御。”韦昭注:“御,近臣宦御之属。”④宫内女官。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王御不参一族。”韦昭注“御,妇官也。”《左传·哀公元年》:“宿有妃、嫱、嫔、御焉。”杜预注:“妃嫡,贵者; 嫔、御、贱者,皆内官。”


1、女官名,王之妃子。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王御不参一族。”注:“御,妇官也。”

2、女御的简称,帝王的妃子之一。《周礼·天官·内宰》:“以妇职之法教九御。”注:“九御,女官也,九九而御于王,因以为号。”

3、侍从近臣,指宦竖之类。《国语·吴语》:“一介嫡男,奉槃匜以随诸御。”注:“御,近臣宦竖之属。”

4、治事官吏。《诗·大雅·崧高》:“王命傅御。”《传》:“御,治事之官也。”御指冢宰。

5、为王公驾车的车夫。赵国的祖先造父曾为周穆王御。东汉太尉有令史及御属二十三人,司徒有令史及御属三十六人,司空有令史及御属四十二人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一》。

6、杂役,勤杂人员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·明德马皇后》:“后时年十岁,干理家事,敕制僮御。”注:“《广雅》曰:僮、御,皆使者。”使者,供役使之人,犹今言勤杂人员、杂役、杂工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承禄署

    官署名,汉置,属中藏府,掌办宫中俸禄赏赐之事。《后汉书·孝桓帝纪》:“甲申,中藏府承禄署火。”参看“中藏府”条。

  • 内班院

    官署名。宋初置,为宦官机构。太宗淳化五年(994),改为黄门。

  • 宪台

    汉魏以来为“御史台”的别称。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为御史台的改称,咸亨元年(670)复旧。后世亦作为地方官吏对知府以上长官的尊称。官署名。汉代御史府的别称,《汉官仪》:“御史为宪台。”周必大《二老堂

  • 集贤殿书院校书

    官名。唐德宗贞元八年(792)罢校理官而置,四员,正九品下,宪宗元和二年(807)复校理官而罢之。

  • 甲本

    见“甲琫”。

  • 龙江盐仓检校批验所

    官署名。明朝南京所属掌管仓场盐课的机构,设大使一人以掌其事。

  • 中都木场

    官署名。金朝中都管理木材的机构。设使、副使、判官领场事,秩从八品、正九品。下设司吏一人,库子四人,花料一人,木匠一人。

  • 委署章京

    官名。清朝职官之一种,即尚未实授之章京。所设机构,均有额定人数。

  • 辅义校尉

    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中孙权置。《三国志·刘繇传》:“(孙)权为骠骑将军,辟(刘基)东曹掾,拜辅义校尉、建忠中郎将。”官名,东汉末年孙权置,掌帅军征伐,位次将军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刘基传》

  • 骑司马

    官名。汉朝置。《汉书·高惠高后文功臣表》高陵圉侯王虞人条: “以骑司马汉王元年从起废丘”。参见“司马”。官名,汉置,掌领骑兵征伐与屯守。《汉书·高惠高后文功臣表》:“高陵圉侯王虞人,以骑司马汉王元年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