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征聘

征聘

周朝朝廷以礼招聘有才能者入朝为官。《左传·宣公九年》: “王使来征聘。”


以特征与聘召方式任用官吏的制度。其制始于秦,秦代有以文学征为博士者,如《史记·叔孙通传》记叔孙通“秦时以文学征, 待诏博士。”有征吏之“最”者,《汉书·萧何传》记萧何在秦时为泗水卒史,给事第一,监御史欲言于朝廷征萧何用之,何心不愿,以情固请,御史乃止。”有征召为丞相者, 沈约《宋书·自序》说“秦末,沈逞征为丞相,不就。”汉代沿秦征聘之制, 《汉书·高帝纪》记高帝十一年(公元前196年)下诏说:“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,吾能尊显之。”其后自武帝以至东汉,常有征聘之举。凡征聘年高德重者并用安车蒲轮以尊礼之;一般被征者须自备车马诣京师。被征诏者在赴京途中有时特令县次传舍供应酒食,并及从者。当时人们把征聘看作是最尊荣的仕途。后世亦常有征聘处士、隐逸为官之举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京筹备委员会

    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于民国二十一年(公元1932年)五月三日公布《西京筹备委员会组织条例》,成立西京筹备委员会,掌理将西安筹建为西京事宜。设委员长一人,委员十五至二十五人。委员会下设秘书处,置秘书主任一

  • 镇军大将军

    官名。三国魏文帝黄初六年(225)置,权任很重,以尚书令陈群为之,二品。蜀、吴亦置。西晋齐王司马攸任职时,改在骠骑将军之上,后复旧。两晋开府者位从公,一品。不开府者二品,禄赐同于特进。南朝宋二品,南齐

  • 西部曹

    官署名。北魏初尚书省唯置南、北部曹,太武帝时经营西方,灭大夏、北凉,战事频繁,故增置此曹,主管西部州郡,并负责战事所需之事务。以西部尚书为长官,西部长为次官。平定西方后不久即罢。

  • 林庙奉卫官

    官名。北洋政府置于曲阜孔子林庙,掌守护林庙。员额一人,下设奉卫三十人。

  • 印经院

    官署名。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(983)置,掌刊印佛经。神宗熙宁四年(1071)废。

  • 剽悍吏

    行动敏捷、勇敢、刚强、果断的官吏。《后汉书·王吉传》:“专选剽悍吏,击断非法。”

  • 河北河南道肃政廉访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地方监察机构。由提刑按察司改名。世祖至元二十九年(1292),改为江北河南道肃政廉访司。参见“肃政廉访司”。

  • 协办

    清朝内阁置协办大学士,简称“协办”,详见“协办大学士”条。

  • 雍人

    官名。春秋战国置。掌宰割烹饪。《仪礼·少宰馈食礼》: “羹定,雍人陈鼎五,三鼎在羊镬之西,二鼎在豕镬之西。”郑玄注: “雍人,掌割亨之事者。”《礼记·杂记下》: “雍人举羊升屋”,“刲羊血流于前”。官

  • 左副管

    官名。清初于御马、御用、尚衣、尚膳诸监俱设左、右副管各一人,为都管之副。后因改设郎中,员外郎等官,遂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