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府试

府试

①金朝科举第二级考试。凡乡试及格者可参加府试,原分六处,后增至十处。府试中选才能参加会试。元废。②清朝童生取得生员资格的第二级考试。凡经县试录取的童生可参加所属府(或直隶州、厅)的考试,试期多在四月。考生需填写姓名、籍贯、年岁、三代履历,并取得本县廪生保结。约考五场,各场分别试八股文、试帖诗、经论、律赋等。录取者再经省学政主持的院试,即可入府、州、县学,取得生员资格。


科举考试的方式之一。(1)辽代科举分乡试、府试、省试三级,府试录取者称为府解。与唐代州试、府试为同级考试者不同。金代科举分为乡试、府试、会试、御史四级,府试是科举中的第二级考试。(2)明清时府试是童生试的第二阶段,由县试录取的士子参加管辖该县的府(或直隶厅、直隶州)的考试,录取后即具有参加上级院试的资格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将作院使

    官名。元置,为将作院的长官,见“将作院”。

  • 左右虎贲率

    武官名。北周置,正职为上士,副职为倅长中士。参见“六率”。

  • 河南道监察御史

    明清都察院所属河南道之主官。掌道事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设三至五人,后增至十人。南京都察院亦设二人。皆正七品。清顺治元年(1644)沿设。乾隆十四年(1749)定制,设掌印御史满、汉各一人,御史满

  • 廷尉卿

    东汉至南朝、北魏为廷尉尊称。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 (508)定为正式官称,十一班。陈因之,三品、中二千石。官名,东汉置,为廷尉长官,俸中二千石,掌平狱,奏当所应。凡郡国的疑难案件,皆处当以报。属官有正和

  • 左街道录院

    见“道录院”。

  • 清商令丞

    官名。魏晋为光禄勋属官,掌音乐之事。后代多为太乐令兼领,隶于太常。

  • 率更

    官名,即“太子率更”的简称,西汉属詹事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詹事,秦官,掌皇后太子家,有丞。属官有太子率更……”注:“师古曰:掌知漏刻,故曰率更。”东汉沿置,属太子少傅,置令一人,秩千石,掌庶子

  • 校官掾

    官名。晋朝置,为县属官,掌教学。《晋书·职官志》: “户千以上,置校官掾一人”。官名,东汉置,为县佐吏,掌管学校等事。东汉末年,因兵乱学校荒废。建安八年曹操“令郡国各修文学,县满五百户置校官,选其乡之

  • 领左右将军

    官名。北齐置,领左右府长官,后于其上置领左右大将军,遂降为次官。从三品。隋初沿置,为左、右领左右府次官,员各二人,佐大将军掌府事,从三品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罢。武官名。北齐设置,为领左右府的长官

  • 戎首

    军队主帅。《晋书·谢安传附谢玄上疏》: “复命臣荷戈前驱,董司戎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