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平章

平章

中书门下平章事、平章军国事、平章军国重事、平章政事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官的省称。


官名。《新唐书·百官志一》说:“贞观八年(公元634年),仆射李靖以疾辞位,诏疾少廖,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。”平章事之名始此,为唐初加给退职宰相的名号,使其继续预闻宰相事务。中叶以后,凡实际任宰相之职者,必在其本官之外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衔称,简称同平章事,意即共同议政。宋初沿袭其制,以同平章事为宰相的官称,以参知政事为其副职;又有平章军国重事之名,则专以位置年高或望重的大臣,位在宰相之上。金于尚书省置平章政事与左右丞相并为宰相,元于中书省置平章政事。元中书省平章政事,位在中书令与左右丞相之下,职位已轻。元代的行中书省亦置平章政事,位在丞相之下,为地方高级长官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总统府法制院

    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的内部机构。以院长一人为主官,掌编订法规。

  • 正奏名

    见“特奏名”。科举考试的名目之一。见“特奏名”。

  • 左右奉裕

    东宫武官名。唐龙朔二年(公元662年)改太子千牛备身为左右奉裕,咸亨元年(公元670年)复旧。

  • 司封司

    官署名。吏部诸司之一。详见“司封”。官署名。隋吏部置主爵司,主封爵之事,为吏部四司之一。司的长官,隋初称侍郎,以员外郎为佐官。炀帝时改为郎与承务郎各一人。唐沿置,以郎中、员外郎为正副主官。司封郎中一人

  • 御用监里监把总

    官名。明朝宦官十二监之一御用监置,设里、外监把总各一人,凡御前所用围屏、床榻诸木器,及紫檀、象牙、乌木、螺甸诸玩器,皆造办之。

  • 例监

    明清监生之一。指科举制度中,以捐资入国子监为监生者。明朝景泰元年(1450)始以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。称民生、又称为俊秀。授职者仅得选州县佐贰及府首领官,若京职则光禄寺、上林苑、或边远直省,被视为异途。

  • 太庙署丞

    官名。即太庙丞。

  • 大通桥监督

    官名。清朝户部仓场衙门所属大通桥之主官。顺治(1644—1661)中设,差户部汉司官一人充任。康熙四十七年(1708)设满、汉各一人,由京、通十三仓监督中拣选派充。掌理石坝运到漕白二粮抽验斛面之事,督

  • 捐贡

    明朝由捐纳而取得贡生资格者用此称。清朝称例贡。

  • 养廉

    清朝官吏管理制度。即在正式俸禄之外附加俸银,以培养廉洁之风,杜绝贪污。始于雍正(1723—1735)时,详“养廉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