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① 十六国前秦置。苻洛以持节都督、征南大将军、益州牧领此,镇成都。掌益州及其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事务。见《晋书·苻坚载记上》。② 十六国北凉段业(397—401)置。李暠以镇西将军领此,掌凉兴(今甘
官名。元置,为典瑞院的副长官,秩正三品,员额二人。
吏名。宋朝御史台左、右巡使属吏,负责纠正百官班序,历九选授勒留官后,考察合格,许出为县主簿、县尉。
女爵位名。太平天国后期朝内正职官中添设六爵,地位在丞相之上,在女官中也设六爵,女六爵在爵名前均加一贞字。戊午八年(公元1858年)《太平礼制》规定:“女贞义、女贞安、女贞福、女贞燕、女贞豫、女贞侯、女
官名。三国魏置于京城各门,属城门校尉。八品。官名,三国魏置,属城门校尉,八品,京城各门都有,掌守城门。南齐时宫门也置门郎,掌守卫宫门。《南齐书·王敬则传》:“敬则从入宫,至承明门,门郎疑非苍梧还。”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 置,北周沿置。地官府司门下大夫属官,掌边境关门的启闭,并负责控制人员和货物的出入。下设司关下士以佐其职。正二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 罢。
官名统称。北宋前期以称太子中允、太子赞善大夫、太子中舍、太子洗马。
官名。《周礼》夏官之属,一说为周朝置。掌十有二闲之政教。《周礼·夏官》: “庾人,下士闲二人,史二人,徒二十人”,“掌十有二闲之政教,以阜马、佚特、教駣、攻驹。”闲,即马厩。
专门培养官吏的学校。战国秦立。负责对学童进行读写文字的教育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内史杂》:“非史子殹(也),毋敢学学室,犯令者有罪。”
见“钦天监监副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