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尚方

尚方

① 官署名。亦作上方。秦、汉皆置,隶少府。设令、丞,掌使役工徒,制造新奇贵重手工艺品及精美的宫廷器用、刀剑等兵器,专供御用,所制兵器,为上好精品。西汉文帝时周亚夫买尚方甲楯为葬器,被召诣廷尉问罪。普通兵器及器用,由考工等署制作。东汉末分中、左、右三署,各设令、丞。(一说西汉武帝时已分) 历代沿置。魏、西晋也分中、左、右三署。东晋唯置一署,或省或置。十六国仍置。后燕尚方工徒达五千余人。南朝宋沿置,以本署为右尚方,又改原相府作部为左尚方,仍隶少府,并掌制作一般军械,职如汉朝之考工令,精巧器玩兵器之制造则归门下省的细作 (御府) 署,后废帝初,改细作为中署,以之隶右尚方。南齐因之。梁、陈又增中尚方,复置三署。北朝略同,兼掌丝织品、乐器等制作。北齐中、左、右三尚方署隶太府寺。隋朝因之,避文帝讳,改中尚方为内尚方,隶少府监。唐朝改内为中,武则天时去“方”字。金朝复置尚方署,掌制作金银器物、亭帐、车舆、床榻、帘席、鞍辔、伞扇等宫廷器用,隶少府监,设令、丞。又,唐朝曾置“尚方监”,清朝曾置“尚方司”、“尚方院”。②汉朝王国医官名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 “栾大,胶东宫人”,“已而为胶东王尚方。”


官署名,秦置,汉承秦制,属少府,掌上等技工制作御用刀剑诸物和刻玉为器等。其长官称令,有丞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三·少府》。其后,魏、晋、十六国、南北朝、隋、唐等皆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宫执旗

    官名。金置,属卫尉司。员额二人,为皇后常侍官的一种。

  • 大惕隐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署。掌皇族之政教。四帐皇族由大内惕隐司管理,二院皇族由二部惕隐(会同元年(938)改称司徒)管理,皇太子惕隐司掌皇太子宫帐之事,皆统于本司。官署名,也称“大内惕隐司”。辽代设此官署,

  • 经济特科

    科举制科之一。清代设置,属经济类科目。光绪二十三年(公元1897年) 诏举, 试以策论。取中二十五人,均加升用。

  • 掌遗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 仿《周礼》遗人置。北周沿置。地官府载师中大夫属官,正二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 罢。参见“遗人”。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之属有遗人中士二人,下士四人,掌邦国的委积,以待凶

  • 他库尔使噶喇大

    满语官名。汉名为给使翼长、翼长。清初,八旗分两翼,每翼各设一员。正五品。掌管一翼承差人役事宜。例由他库尔使壮尼大补授。

  • 王国少府

    汉初王国置少府,掌税收以供王之所需。景帝中五年省少府等官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官名。汉初由王国自行辟除,掌王国的财富。景帝中五年(公元前145年)省。

  • 吏曹都令史

    即“吏部都令史”。

  • 知门下省事

    职衔名义。唐朝非门下省长官侍中而受命主持门下省事者。《旧唐书· 太宗纪下》:“贞观十年 (636年) 夏六月,以侍中魏征为特进,仍知门下省事”,“太常卿、安德郡公杨师道为侍中。”《玄宗纪上》:“开元二

  • 尚乘直长

    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 殿内省尚乘局置为次官,十四员,正七品。唐朝殿中省尚乘局沿置,十员,正七品下。宋朝存其名而罕除授。

  • 录书

    亦作录疏。清朝指对“红本”之钞录。定制,六科每日到内阁领出红本,除钞发有关衙门执行外,另做摘录二份,“通本”钞贴黄,“部本”摘重点,均按月汇钞于册。一份送内阁备修史,称“史书”,一份存科备编纂,称“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