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少正

少正

官名。① 一说为官之副职。《尚书·周书·酒诰》:“厥诰毖庶邦庶士,越少正、御事,朝夕曰祀兹酒。”《蔡传》: “少正,官之副贰也。”一说对大正而言的官名。春秋时鲁、郑等国置。《左传· 襄公二十二年》: “晋人征朝于郑。郑人使少正公孙侨对。”杜预注: “少正,郑卿官也。”杨伯峻注: “少正,对大正而言,即亚卿也。公孙侨即子产,十九年《传》子产为卿,位次第三而亚于听政。”②唐朝渤海国中正台属官,置一人。中正台大中正,比御史大夫。


官名,为诸侯的卿,位在主管事务的“”之下(为其副)。《尚书·酒诰》:“越少正御事。”清孙星衍《尚书今古文注疏》:“少正者,正人之副。郑有少正公孙侨(子产),鲁有少正卯。”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二年》:“晋人徵朝于郑,郑人使少正公孙侨对。”注:“少正,郑卿官也,公孙侨,子产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右神威军

    唐禁军名。肃宗时选精于骑射者置衙前射生手,分左右厢,号称左右英武军。代宗曾以“射生军”入宫平乱,故又称之为宝应军。德宗贞元二年(公元786年)九月改称殿前射生军,次年四月改为左右神威军。设大将军二人,

  • 击车师都尉

    官名。西域龟兹国置,员一人。见《汉书·西域传》。官名,西汉时西域鄯善国设此官,主要负责对车师国的防务,为高级武官。《汉书·西域传·鄯善国》:“辅国侯、却胡侯、鄯善都尉、击车师都尉、左右且渠、击车师君各

  • 吏部清档房

    清代吏部的内部机构。《光绪会典》中作档房,《清史稿·职官志》则作清档房。掌管吏部档案。设官有清字堂主事二人,另外,《光绪会典事例》卷一四七《书吏事例》中有堂书九人,应是清档房与本房所属吏员。

  • 西染院使

    官名。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 (978),分染坊使置。后用为武臣阶官,属西班诸司使。真宗咸平元年(998),定为同六品。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改制,改正七品。徽宗政和二年 (1112) 重定武臣

  • 两司职官

    宋初选人第一阶至第三阶本官阶的通称。崇宁二年(公元1103年)分别改称承直郎、儒林郎与文林郎。参见“选人”。

  • 辀人

    官名。周朝置。掌制作车辕。《周礼·冬官·考工记》: “辀人为辀。”郑玄注: “辀,车辕也。”

  • 管勾官

    北宋管勾太医局、管勾北宅所、管勾留司御史台事、管勾机宜文字等官通称。南宋避高宗名讳,改称管干官。

  • 大内皇城使

    官名。即皇城使。

  • 三司勾当公事

    官名。宋仁宗庆历元年(1041)置,为三司属官,以朝官通判资序者充任,掌检计、定夺、点检、覆验等事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废。官名。宋置,属三司。掌分左右厢检计、定夺、点检、覆验、估剥之事

  • 伊齐辖喇哈番

    满语官名。汉译为“郎中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