寺互丞
官名。秦及西汉置。初属少府,中属主爵都尉,后属中尉、执金吾,为寺互令副职。东汉省。
官名,为寺互令之佐官,主官府门禁,助令掌寺互以挡行人。
官名。秦及西汉置。初属少府,中属主爵都尉,后属中尉、执金吾,为寺互令副职。东汉省。
官名,为寺互令之佐官,主官府门禁,助令掌寺互以挡行人。
官名。唐玄宗开元五年(717)乾元院置一员,掌出入、宣进奏,领宦官监守院门。
官名。北魏置。为后宫女职。一作“恭信宫人”。孝文帝改定内官时,视四品。见《魏书·皇后列传》。
周朝考察官吏的六项标准。《周礼·天官·小宰》:“以听官府之六计,弊群吏之治:一曰廉善,二曰廉能,三曰廉敬,四曰廉正,五曰廉法,六曰廉辨。”听,平治;廉,考察。
官名,东汉置,为王侯属官,掌佐园陵啬夫祭祀和征求。《后汉书·城阳恭王祉传》:“诏零陵郡奉祠节侯、戴侯庙,以四时及腊岁五祠焉。置啬夫佐吏各一人。”
民国五年(公元1916年)设置,见“护国军军政府军务院”。
官名。金朝设于关隘、渡口之处,掌稽察奸伪,秩正八品。设在关口之处者,尝由关使兼任。
官名,汉置,为司徒府户曹长官,掌民户、祠祀、农桑。参看“司徒”条。
武职土官名。清制,秩从五品,甘肃地区置二人:平番县、洮州各一人。
官名。见“昭文馆”。
官名。西域危须等国置,员一人。见《汉书·西域传》。官名,汉代西域龟兹国、车师后国等置此官,负责防御抵抗匈奴等胡人。《汉书·西域传·车师后国》:“击胡侯、左右将、左右都尉、道民君、译长各一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