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安集掾

安集掾

官名,掌安集军众。《后汉书·刘玄刘盆子列传》:“圣公因往从牧等,为其军安集掾。”注:“欲其安集军众,故权以为官名。”牧:平林兵的头领陈牧。《后汉书·陈俊传》:“更始立,以宗室刘嘉为太常将军,俊为长史。光武徇河北,嘉遗书荐俊,光武以为安集掾。”又《后汉书·任光传》:“光因率党与从赐,为安集掾,拜偏将军,与世祖破王寻、王邑。”又《马成传》:“世祖徇颍川,以成为安集掾,调守郏令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郊祭器库监

    官名。北宋少府监置,员二人,掌祠祭所用器服等物。

  • 委补蓝翎长

    官名。清朝前锋营之职官。额定八人,左、右翼各四人。由前锋内委补,佐前锋参领掌分辖营众。

  • 窑场

    元代工部所属机构。至元十三年(公元1276年)置平则门窑场,二十五年(公元1288年)置光熙门窑场,各有提领、大使、副使一人。

  • 女古斡鲁朵

    辽宫名。即兴圣宫。

  • 圃囿署

    官署名。东汉灵帝光和五年 (182) 始置,以宦者主之。官署名,东汉灵帝置,以宦者为令,掌圃囿的种植和管理。《后汉书·孝灵帝纪》:“始置圃囿署,以宦者为令。”

  • 太子殿中员外将军

    东宫武官名。见“太子殿中将军”。

  • 断事

    官名。明朝各都指挥使司。行都指挥使司断事司置,正六品,副断事,正七品,掌理断军中刑狱。又,洪武(1368—1398)时,五军都督府亦曾置断事官,建文(1399—1427)中革。

  • 立法院编译处长

    官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见“立法院编译处”。

  • 左曹

    ① 西汉加官名号。武帝时置,与右曹合称诸曹。秩二千石。加此者每日朝谒,在殿中收受平省尚书奏事,亲近皇帝,典掌枢机。东汉省。② 官署合称。宋朝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分左、右,吏部、户部、礼部为左名曹,其司封

  • 军锋

    军队的前行官,也叫先锋官。《史记·黥布列传》:“至咸阳,布常为军锋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张郃传》:“从讨柳城,与张辽俱为军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