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学务大臣

学务大臣

官名。清末管理全国教育行政之最高长官。初设于光绪二十九年(1903)职掌为统辖全国学务,凡整饬各省学堂,编订规制,考察学务,审定专门普通教科书,任用教员,选录毕业生,综核各学堂经费等一切有关教育之事,均属焉。辖专门、普通、实业、审订、游学、会计六处。三十二年,学部成立后撤销。宣统三年(1911)又改学部尚书为学务大臣,作为学部之最高长官,掌劝学育才,稽颁各学校政令。


官名。清朝后期内阁设学部,掌管全国的学校教育,其长官称学务大臣,掌学部政令。其佐官有副大臣,左右丞、左右参议等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六·学部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本班郎君

    宫廷给使名。辽置,属本班局。见“著帐局”。

  • 尚宝监

    官署名。明朝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。洪武十七年(1384)置,设令一人,正七品,丞一人,从七品。二十八年改置太监一人,正四品,左、右少监各一人,从四品,左、右监丞各一人,正五品,典簿一人,正六品,长随、奉

  • 详刑少卿

    官名。即大理少卿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 改,咸亨元年(670) 复名大理少卿。参见“大理少卿”。

  • 翰林修撰

    官名。见“修撰”。官名。金置,属翰林学士院,秩从六品,员额不限,掌与翰林待制同。参见“翰林待制”。

  • 太子左监门率府率

    官名。即太子左监门率。

  • 次特勤

    官名。突厥有此官,为高级官员。见《北史·突厥传》,参看“次设”条。

  • 官法

    官府治事之法度。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:“六曰官法,以正邦治”。郑玄注: “官法,谓职所主之法度。”

  • 尚席

    官名。掌管皇帝宴席。《汉书·周勃传》:“条侯心不平,顾谓尚席取箸。”颜师古注引应劭曰:“尚席,主席者也。”女官名。秦置,汉因之,为汉宫中五尚之一。掌管宴席。《史记·绛侯周勃世家》:“景帝居禁中,召條侯

  • 判考功事

    官名。北宋前期置为考功司长官,员一人,以带职朝官或无职事朝官充任,掌覆太常拟谥及幕职州县官、流外官较考之事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考功复置郎中、员外郎,遂罢。

  • 太后两宫谒者

    官名。金正大元年(公元1224年)置,员额二人,秩从六品。掌太后宫传达之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