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宫武官名。北齐置,见“左右卫坊率”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春官府司车辂下大夫司车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地官府司门下大夫掌节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唐古特官。清分设于前后藏,为达赖与班禅宫中之官。员额各一人,在宫内管理诵经、礼拜、供养等事,其对下对外的权力甚大。民国时期沿置。
唐代府兵番上制度废弛以后一种代替府兵番上的募兵。参见“十六卫”。
散阶称号。金始置为武散官,以授正六品下武官。元朝沿置,改武官正五品,宣授。明朝为武官正五品,初授。清初沿置,为武职中属绿营者正五品之封赠。乾隆二十年(1755),改武德郎。官名。金、元、明皆置。金代官
降奴服于即匈奴国君单于,王莽改单于曰此。见《汉书·王莽传》。
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五品下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未载。
吏员名。清置,见“珍羞署署正、署丞”。
官名。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 改左奉宸卫而置,一员,正三品。德宗贞元二年(786)添置上将军前为左千牛卫长官。掌侍卫宫禁及供御兵器仪仗,皇帝受朝之日,领备身左右升殿列侍,亲射则率属以从。宋朝置为环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