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太子舍人

太子舍人

官名。秦朝始置。两汉因之,秩二百石,无员额,轮流宿卫,如三署郎中。西汉隶太子太傅、少傅,东汉隶太子少傅。太子阙位则隶少府。三国沿置。魏七品。晋朝置十六人,七品,职比散骑、中书侍郎,掌文章书记,初隶太子太傅、少傅,后隶太子詹事。南朝沿置,宋七品,梁三班,陈七品。北魏亦置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 定为五品中,二十三年改从六品下。北齐置二十八人,从六品下,隶詹事府典书坊。隋朝太子典书坊置八人,从六品,掌书令表启之事,炀帝大业三年(607) 改管记舍人,减四人。唐初复旧称,高宗龙朔二年(662) 改右司议郎,咸亨元年(670) 复旧,后以四员为额,正六品上,隶右春坊。北宋真宗、仁宗、神宗、钦宗升储,各置一人,以他官兼任。南宋因之,从七品。辽朝隶右春坊。


官名。掌行令书、表启等。秦置此官,西汉因之,比郎中。东汉无员限,更直宿卫,如三署郎中。魏沿汉制。晋置十六人,职比散骑中书侍郎;驾出,正直从次直守;妃出则次直从。南朝宋齐梁陈皆置,掌文记。北魏也置。北齐典书坊置二十人,隋置八人;炀帝改为管记舍人,減四人。唐仍称太子舍人,四人,正六品上,掌行令书、表启等。其后,宋辽等也置太子舍人。见《通典·职官十二·太子庶子·舍人》、《新唐书·百官四上·右春坊》、《宋史·职官二·太子中舍人、舍人》、《辽史·百官志三·右春坊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国诸署长

    官名。三国魏置,秩第九品,掌诸署事务。

  • 应天府

    府名。①宋真宗景德三年(1006)以原宋州(今河南商丘)升置,为陪都,置官如开封府。金太宗天会八年(1130)改归德府。②元顺帝至正十六年(1356)朱元璋改集庆路 (今南京市) 置。洪武元年(136

  • 司谒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战国时有谒者,秦汉以后沿置,掌傧赞。北周于春官府礼部下大夫之下置司谒中士,正二命;司谒下士,正一命。所掌与前代的“谒者”同,参见该条。

  • 太子右卫率

    官名。西晋武帝泰始五年(269)分太子卫率置,宿卫东宫,亦任征伐,地位颇重。东晋、南朝皆置,宋二员,五品; 齐一员; 梁一员,十一班,领崇荣、永吉、崇和、细射等四营,属官有丞、殿中将军、员外将军、正员

  • 城门令史

    官名,汉置,为城门候的下属官吏,掌文书,俸百石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:“王兴者,故城门令史。”

  • 中尚食局典御

    官名。北齐设中尚食局,属中侍中省。掌供御食饮。设典御、丞各二人,监四人。

  • 康陵东署

    官署名,汉置,掌管康陵诸事。《后汉书·孝桓帝纪》:“夏四月辛亥,康陵东署火。”汉之康陵有二,一是西汉平帝刘衍的陵,一是东汉殇帝刘隆的陵。按《后汉书·礼仪下》注引《古今注》说:“殇帝康陵园吏寺舍在殿北。

  • 陵寝官

    有关帝王陵墓的官员称陵寝官。清朝设三陵总理事务大臣,初由盛京将军兼任,光绪三十年改由东三省总督兼任;设承办事务衙门大臣,主事,委署主事,还有读祝官、赞礼郎、关防官等。东陵、西陵设官大体与三陵相同。各设

  • 回回钦天监

    官署名。明朝掌观察天象、推衍回历的机构。洪武三年 (1370) 改回回司天监置,设监令一人,正四品,少监二人,正五品,监丞二人,正六品。十四年,去少监不设,改监丞,只设一人,降本监秩正五品。三十一年罢

  • 插选

    清朝吏部铨选制度。乃月选班秩之一。指官员出缺,候缺者依序于指定缺分补授之例,满洲刑部司狱任职期满者,于双单月主事等官除不积缺外,升选十缺后升用一人。吉林、黑龙江主事期满,系汉军者,于双单月汉缺员外郎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