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太仆丞

太仆丞

官名。秦、汉、魏、晋、南朝为太仆副贰,协掌车舆马政,管理本署事务。西汉员二人,秩千石。东汉员一人,秩比千石。魏、晋沿之,七品。南朝宋七品,梁三班,陈八品、六百石。北魏增置少卿为太仆之副,丞居其下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五品中,二十三年改七品。北齐置太仆寺,以卿、少卿为长贰,丞参领寺务,地位渐轻,七品。隋员三人,正七品; 唐员四人,从六品上。掌勾检稽失,判本寺日常公务。高宗、武则天时曾随本寺改名司驭丞、司仆丞,旋各复旧。北宋前期置为寄禄官,用以表示品级俸禄,无职掌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始成为职事官,正八品。南宋高宗建炎三年(1129)罢。辽朝南面官有之。元朝员二人,从五品。明初置员四人,后增至十二员,又减为三员,分领各地马政及管理库藏,正六品。北齐以来,亦称“太仆寺丞”。


官名,俸比千石,佐太仆卿掌车马。参看《太仆卿》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理院看守所所官

    官名。清末大理院属官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大理院附设看守所,始置。定额四人,正八品,奏补。佐所长管理所中一切事宜。

  • 备西夜君

    官名。西域莎车园置,员一人,见《汉书·西域传》。官名,西汉时西域莎车国置,掌夜间防务等。《汉书·西域传·莎车国》:“辅国侯、左右将、左右骑君,备西夜君各一人,都尉二人,译长四人。”

  • 验封司员外郎

    官名。即“验封清吏司员外郎”。

  • 官名。春秋置。掌管官府商业贸易。《国语·晋语四》: “工、商食官。”韦昭注: “商,官贾也。”

  • 水军万户府

    官署名。元惠宗至正十三年(1353 )为镇压元末农民起义军于昆山置,统领水军。其后,于镇江等地亦续置,迄于元亡。官署名。元至正十三年至十五年(公元1353~1355年)间,陆续于昆山(今江苏省昆山县)

  • 县功曹

    县纲纪吏名。功曹之名,在秦为主吏掾,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记萧何。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。”职主郡吏的进退。汉初可能仍称主吏掾,后多以功曹、功曹史为称。县功曹在县属吏中地位最高,职权最大

  • 巷伯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,北周天官府司内上士巷伯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殿中上将军

    官名。十六国前秦、后秦置。统殿中兵,掌宫庭侍卫。前秦位在五校尉下。见《晋书·苻坚载记下》、《姚兴载记下》。

  • 宝丰监

    见“宝源监”。

  • 国史馆

    清朝纂修国史之机构。简称“史馆”。隶翰林院。康熙二十九年(1690),为修太祖、太宗、世祖三朝史始开,称“三朝国史馆”。以后续修“四朝国史”、“五朝国史”。乾隆十四年 (1749),以五朝本纪修成停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