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论
官名。吐蕃大相论茞别称。
官名。吐蕃大相论茞别称。
官名。明宣德中置,见“督运侍郎”。
官名。清朝刑部所属奉天清吏司副长官。简称奉天司员外郎。乾隆六年 (1741) 设。满、汉各一人,从五品。佐员中掌司事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,刑部改为法部,遂裁。
官名。明置,为内府库的掌库官员。见《明史·职官三》。
满语官名。汉译为“右通政使”。
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,主制造铜器。
海军同等官。北洋政府设置,其军阶为上校,掌理海军医疗事务。
三公治事府署合称。西汉初指丞相府等,成帝以后指丞相(大司徒)、大司马、御史大夫 (大司空) 三府,东汉指太尉、司徒、司空三府。皆为宰相府署,自行辟除僚佐,分曹处理日常政务。西汉后期至东汉,政归尚书,三
官署名。明洪武七年(1374)置,设大使一人,正八品,副使一人,正九品,后俱改用流外官。全国共十三所,分掌各地铁矿开采冶炼及征收税课之事。
官名。宋置,为文思院长官。文思院是工艺制造场,凡金银犀玉工巧采绘装钿制品,皆生产。其官有提辖官一员,监官三员、监门官一员,见《宋史·职官三·工部·文思院》。
清代县衙内部科房之一,设经承,掌职员任免及考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