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大府

大府

① 官署名。(1) 春秋战国楚置。负责收藏珍宝货贿,征收工商赋税,督造王室器皿等事。(2) 汉朝指丞相、御史府。《汉书·杜周传》:“郡吏大府举之廷尉,一岁至千余章。”颜师古注:“大府,丞相、御史之职也。”②《周礼》官名。天官冢宰属员。下大夫爵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贡赋货贿的收藏,供应王室消费及国家财货支出。③元朝驻防将军。《元史·兵志》:“河洛山东,据天下腹心,则以蒙古探马赤军,列大府以屯之。”④明、清总督、巡抚别称。⑤泛指上级官府。


1、官署名。东周时楚国置,掌收藏珍奇宝货、工商赋税、制造王室器皿等。汉朝指丞相府和御史府。《汉书·张汤传》:“汤给事内史,为宁成掾,以汤为无害,言大府,调茂陵尉。”注:“师古曰:大府,丞相府也。”又《汉书·杜周传》:“郡吏大府举之廷尉,一岁至千余章。”注:“师古曰:大府,丞相、御史之府也。”

2、官名。周朝为天官冢宰的属官,掌助大宰收全国贡赋,把贵重物品分类交王府、内府收藏;一般物品分给有关部门,年终统计上报大宰。唐朝称岭南节度为大府;元朝称驻防将军为大府。《元史·兵志》:“河洛山东,据天下腹心,则以蒙古探马赤军,列大府以屯之。” 明、清总督、巡抚别称大府。

3、泛指上级官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钦天监左监副

    见钦天监监副”。

  • 财政局

    官署名。县市财政机关,掌管县市财政、收支、公产、营业管理等;设局长一人,总理局务。

  • 秦蜀五路四川行省

    见“陕西等处行中书省”。

  • 南京参赞机务官

    官名。明永乐十八年(1420)迁都北京后,在旧都南京设守备、协同守备及参赞机务等官。参赞机务以南京兵部领之,协守备节制南京诸卫所,掌一切留守、防卫之事。

  • 麻都不

    契丹官名。原为县官之佐,太宗会同元年(938),改称县令。

  • 承发司

    官署名。金朝置。属尚书省兵部。掌受发省部及外部文字。设管勾、同管勾领司事,秩从七品、从八品。官署名,金朝置。掌受发省、部及外路文字。属尚书兵部。见《金史·百官二》。

  • 遂大夫下大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,每遂置一人,掌本遂行政事务,正四命。下设遂正上士、遂正中士以佐其职。隋文帝开皇元年 (581)罢。

  • 笔砚局直长

    官名。金置,见“笔砚局”。

  • 内侍省副都知

    官名统称。即宋朝内侍省左班副都知与内侍省右班副都知。

  • 关文

    文书名。平行文。始于唐,时尚书省诸司之间有所质询时使用。后代沿之。清朝府、州、县长官行文该管之佐贰官,两司首领行文厅、州、县均用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