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大元帅

大元帅

官名。掌管军队,为全军统帅。辽以太子或亲王统帅军队,设天下兵马大元帅、副元帅。又以大臣统管军马之政,有大元帅、副元帅。清朝以皇帝为海陆军大元帅;民国以大总统为陆海军大元帅,并在总统府设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,为全国陆海军最高指挥机关。民国十二年,广东政府推孙中山为大元帅。民国政府建立,以民国政府主席兼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,废大元。参看《辽史·百官志二》。


武官名。后唐长兴四年(公元933年)八月,始以秦王从荣为天下兵马大元帅。宋不常置,靖康中以康王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,以抵御金兵。辽北面军官中亦有大元帅之官,掌征讨。以太子、亲王充任者称天下兵马大元帅,有副元帅佐之;以大臣充任者称大元帅,亦设副元帅以佐之。民国时期,北洋政府规定大总统兼陆海军大元帅,袁世凯任大总统时并于总统府内设有陆海军大元帅统帅办事处。护法运动时非常国会选出大元帅一人领导军政府,具有国家元首身份。民国十二年(公元1923年)三月孙中山回粤后以大元帅名义统率各军,成立大本营,设置行政各部处理政务。民国十六年(公元1927年)六月,张作霖为北京军政府的首脑, 自称“陆海军大元帅”。参见“元帅”、“都元帅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府良医正、良医副

    官名。明代王府长史司所属有良医所,置良医正一人,秩正八品,掌医药之事。其副职有良医副,秩从八品,嘉靖四十四年(公元1616年)裁革。

  • 太子内坊局

    官署名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(739)移太子内坊隶内侍省,称局,改长官典内为令,掌东宫阁内及宫人粮廪之事。设丞,又有典直四员,主仪式导引、通传劳问、纠察非违、察出纳; 另有坊事、导客舍人、阁帅、内阍人、

  • 翚雉氏

    少皋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。《左传·昭公十七年》谓是五工正之一,贾逵释为设色之工,为附会之说。参见“少皞”。

  • 典坊

    宫官名。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,掌铨查六宫。三品。

  • 宗正寺少卿

    参见“宗正少卿”。官名。北魏始置宗正少卿,北齐称宗正寺少卿,为宗正寺的副长官,隋唐至宋沿置。参见“宗正寺”。

  • 右街使

    官名。唐朝左、右金吾卫属官,置一员,掌分察六街徼巡,入夜则以骑卒巡行、武官暗探。

  • 各路军总司令

    军事指挥官名。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以前作战部队的编制,合若干军为一路,各路军以数字排列,其指挥官称为某路军总司令或总指挥。

  • 东染院使

    官名。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(978),分染坊使置。后用为武臣阶官,属西班诸司使。真宗咸平元年(998),定为同六品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改正七品。徽宗政和二年(1112)重定武臣阶官名,

  • 羽林队主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统带羽林军士,负责宫廷侍卫。

  • 守闾者

    官名。掌闾门开闭的小吏。《墨子·公输》:“子墨子归,过宋,天雨,庇其闾中,守闾者不内也。”孙诒让注: “《管子·立传》云: 置闾有司以时开闭。《周礼·乡大夫》云:国有大故,则令民各守其闾,以待政令。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