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外史下大夫

外史下大夫
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外史置,北周沿置。春官府外史司长官,掌纪录君王言行,以为国志(即起居注),兼掌书籍。下设外史上士以佐其职,领著作上士、校书下士等官属。正四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
官名。《周礼》春官之属有外史上士四人,中士八人,下士十六人,掌书写下达畿外诸臣的王命,保藏副本,并掌理四方邦国的史记、三皇五帝的典籍。并把古书的目录布告四方。北齐仿《周礼》于春官府置外史下大夫,《周礼》外史的书写外令的职掌在北周已并入内史,故《唐六典·秘书监》说:“后周春官府置外史下大夫,掌书籍,此秘书监之任也。”任此职者见《周书·艺术·黎景熙传》:“武成末,迁外史下大夫。天和三年(公元568年),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。后以疾卒。”副职为外史上士,正三命;所属有著作上士、中士,校书下士。参见“秘书监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长秋丞

    官名。汉魏两晋南北朝皆置。佐大长秋管理皇后宫事务。多用宦者。汉秩六百石; 魏、晋、宋七品,梁四班,陈八品、秩六百石; 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(499)定为八品上。北齐改名“长秋丞”。官名,为大长秋的副

  • 刻字司

    官署名。西夏朝置。掌管刻字、印刷等事务。末等司。设头监以主其事。官署名。西夏设置,掌管刻字、印刷事务。

  • 左右振肃

    武官名。金置,属殿前都点检司。本为妃嫔护卫之长,大定二年(公元1162年)改称左右振肃, 秩正七品,掌妃嫔出入总领护卫导从。

  • 医官

    掌医疗之官的统称。历代皆置。《周礼》有医师,掌医之政令。秦汉有太医令、丞,属少府。东汉又有医丞、医工长。魏因之。晋沿置而属宗正。南渡后省中正,改属门下省。宋、齐隶侍中,梁、陈因之。后魏有太医博士助教。

  • 诸冶东道署

    官署名。北齐置,设令、丞。掌东部地区诸冶,领滏口、武安、白间三局丞。隶太府寺。隋并入掌冶署。

  • 推授

    清朝官缺补授方法之一。指凡不经开列具题,而以应升之员论俸推取,经引见而授官之例。在京钦天监监副,翰詹坊缺及其他司官等员,或论俸推取二十人,引见奉旨补授; 或拟定正陪,引见奉旨补授。清代任命官员的方式之

  • 蔡河上下锁

    官署名。宋置,属都商税务司。有蔡河上锁与蔡河下锁,掌征收蔡河中舟船木筏通行税。

  • 左大司马

    官名。新莽地皇元年(后20 )分大司马为前后左右中五员,分掌军政。更始政权亦分设左、右大司马。东汉初合为一员,旋罢。三国吴孙权赤乌九年(246) 复分置左、右,孙亮建兴(252—253)中合为一员。十

  • 公府士曹

    公府诸曹之一。西晋安平献王孚为太宰时置,有属一人。东晋初,晋元帝镇东丞相府始置士曹参军,北魏北齐三师、二大、三公府各置士曹行参军,职掌阙载。《唐六典》说:“士曹掌公廨舍宇缮造工徒之事。”所述为唐代制度

  • 左右羽林倅长下士

    官名。见“左右羽林率上士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