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四译馆

四译馆

参见“四夷馆”。


官署名,明清皆置。四译馆又名四夷馆,掌翻译四方少数民族或国家的语言文字。明朝永乐五年(公元1407年)外国朝贡,特设蒙古馆、女直馆、两番馆、西天馆、回回馆、百夷馆、高昌馆、缅甸馆。置译字生、通事,通译语言文字。正德年间,又增置八百(国名)馆;万历年间,又增置暹罗馆。

四译馆初置属翰林院,选国子监生习译,宣德元年(公元1426年),兼选官民子弟,委官教肄。弘治七年(公元1494年)改属太常寺。

清朝顺治元年(公元1644年)始置,属翰林院,以太常寺少卿为主官。乾隆十三年(公元1748年)省入礼部,改称“会同四译馆”。见《明史·职官三·太常寺·四夷馆》、《清史稿·职官一·礼部·会同四译馆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执

    尚书仆射别称。《陈书·张种传》: “宜居左执”。

  • 左右虎贲倅长下士

    官名。见“左右虎贲率上士”。

  • 右街司

    见“金吾街仗司”。

  • 国舅别部

    辽北面诸帐官机构名。掌国舅别部之事,官名未详。

  • 龙江盐仓检校批验所

    官署名。明朝南京所属掌管仓场盐课的机构,设大使一人以掌其事。

  • 侯舍人

    侯的家臣之一。西汉置,《见汉书·樊哙传》,管理侯的家事,并可向皇帝上书,报告侯的情况。

  • 实业教务科

    官署名。清末学部实业司所属二科之一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掌农业学堂、工业学堂、商业学堂、实业教员讲习所、实业补习普通学堂、艺徒学堂及各种实业学堂之设立维持,教课规程,设备规则等一切事务。置员外

  • 閤门司

    官署名。宋朝置,掌朝会、游幸、宴享司仪,文武官员自宰相、宗室亲王以下及外国使节与少数族首领朝见、谢辞,按品秩引导叙班,赞其拜舞并纠失仪之事。庆礼奉表由东上閤门掌之,慰礼进名由西上閤门掌之。北宋前期,閤

  • 前宜营

    参见“怨军八营都详稳司”。

  • 鲜卑单于

    少数民族首领称号。西晋时,辽东鲜卑首领慕容涉归,以勋被西晋政权拜为鲜卑单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