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司狱

司狱

①官署名。金朝管理狱囚之机构。设司狱一员,下设司吏二人、公使二人、典狱二人。②官名。金朝始置,设于各司狱官署,为管理监狱之官长,正九品,另有属诸节镇者,正八品。元、明、清三朝沿置,为司狱司之主官。又,元大德七年(1303)设于刑部。掌率狱吏、典囚徒之事。大都路及南北两城兵马司下亦置。正八品。明、清于刑部、顺天府、提刑按察使司及各府司狱司皆置,一人或数人不等,均为从九品,办理所属事务。


官名。金始置,职掌为提控狱囚,设于诸京留守司与诸节镇州者秩正八品,设于诸县、镇、城、堡、寨者秩正九品。元置于刑部司狱司及诸总管府司狱司;明置于刑部司狱司、布按两司司狱司及京府外府司狱司;清置于刑部提牢厅、提刑按察使司司狱司及京府外府司狱司,均掌管理囚系之任。参见“司狱司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集曹行参军

    官名。南齐公督府僚属,集曹长官。梁、陈沿置。梁自三班至流外四班,陈自八品至九品。北魏亦置,初设员若干,宣武帝永平二年(509)并为一员,自七品上至九品。北齐沿置,自七品上至八品上不等。常省称为“集曹参

  • 太子仗库局丞

    北齐太子仗库局长官,为流外官。

  • 司赞郎

    阶官名。金朝置,为内侍阶官,属二十五阶之第二十阶,秩从八品上。官名,也是官阶名。金朝的内侍官,自从四品始,以下分为(二)十五阶。从八品上,称司赞郎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

  • 判司天监

    官名。五代后晋时司天监的长官。宋代间亦设置。参见“司天监”。

  • 卫率府

    官署名。元朝东宫卫军机构。设于武宗至大二年(1309)二月,统汉军万人,隶詹事院。置卫率使、副使等职,由詹事院官兼任。仁宗延祐四年(1317)五月,改为中翊府,不久又改名为御临亲军都指挥使司; 五年十

  • 使人

    官名。西周始置,春秋战国沿置。①使节。同“行人”。《左传·襄公十一年》:“书曰‘行人’,言使人也。”② 内侍供驱使之臣。《卫鼎铭》: “用飨王出入使人。”《管子·五行》:“天子出令,命左右使人,内御。

  • 戊曹掾

    官名,又名戊曹士,西汉末年王莽置,详“戊曹士”条。

  • 签书判官厅公事

    官名。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(979) ,于诸州府置,以京官以上充任,领判官之职,助理郡政。徽宗大观二年(1108),改为司录参军。南宋高宗建炎元年(1127),复旧名。官名,简称“签书”或“签判”,掌

  • 经干

    宋朝经略司干办公事简称。

  • 团甲

    唐铨选之制,在吏兵二部唱名注官完毕,须将所拟之官以类相从,编为甲历,称为“团甲”,送呈尚书都省审覆。《册府元龟·铨选部·谬滥》记太和二年(公元828年)闰三月,尚书左丞韦弘景曾以“吏部注拟不公,选〔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