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司农司

司农司

官署名。金宣宗兴定六年 (1222)改劝农司置。职掌劝课天下农耕,兼巡视监察、采访公事。正二品。设大司农一员为长官,下设司农卿三员、司农少卿三员、知事二员。后又于各地置行司农司,各设卿、少卿,巡察各地,监察升黜官吏。元世祖至元七年(1270)亦置,掌农桑、水利、学校、饥荒之政,分派劝农官及知水利者巡行郡邑,察举勤惰。设卿,官五员。旋改“大司农司”。元末朱元璋吴元年(1367)复置,设卿、少卿、丞,辖庸田署令、典簿、司计等属官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 罢,三年复置,开治所于河南,设卿一员、少卿二员、丞四员,主簿、录事各二员。四年又罢,其职掌归户部。


官署名。金兴定六年(公元1222年)改劝农使司置,兼采访公事。设大司农一人,正二品;卿三人,正四品;少卿三人,正五品;知事二人,正七品。下属机构有行司农司。元至元七年(公元1270年)亦置司农司,同年十二月改为“大司农司”,详见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尸曹从事

    州分职吏名。北魏始置,主民户之事。《魏书·杨机传》载:“兄子虬,少有公干,频为司州记室,户曹从事。”又《北史·李德林传》记德林为博陵安平人,祖寿,为魏湖州户曹从事。是北魏诸州亦有此职。北齐司州及隋初雍

  • 尚书水部郎

    参见“水部郎”。

  • 史馆同修撰

    官名。南宋史馆置,以侍从官充任,位在修撰下、检讨上,掌修史之事。

  • 虎贲中郎将

    官名。主宿卫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载,平帝元始元年(后1)更名期门为虎贲郎,置虎贲中郎将统领,秩比二千石。隶属光禄勋。然据《王莽传》,似为元始三年以后事。东汉因之。主虎贲禁兵。光武帝、明帝时常以侍中兼

  • 提举万寿宫

    宋朝宫观官名。徽宗政和七年(1117),令天下州郡皆设万寿宫。重和元年(1118),每路设提举一人,以漕臣充任,同提举以通判充任。钦宗靖康元年(1126)罢

  • 州麾下都督

    州门下吏名。南朝宋置,见《宋宁州刺史爨龙颜碑阴》。职主州府兵卫。

  • 词林

    宋以来翰林院之通称。宋仁宗至和元年(1054) 九月,仁宗飞白书“词林”二字以赐翰林院,故有是名。明朝洪武初年于皇城内建翰林院,亦扁其额曰“词林”。指翰林。《玉海·康定赐翰林飞白书》:“王洙为学士,仁

  • 右辖

    元朝中书省、尚书省右丞的别称。

  • 监兑通判

    即“管粮通判”。

  • 干当官

    宋朝干当公事别称。参见“干当公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