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台郎

台郎

尚书郎别称。《后汉书·虞翊传》载: 翊为尚书仆射,上言: “台郎显职,仕之通阶。”宋朝为尚书省左右司郎中、员外郎合称。《宋会要辑稿》职官四之一九: “初于都司置吏设案,而议者谓台郎宰掾不当自为官司,遂随尚书省诸房分治所领之事。”


即尚书郎。《后汉书·百官三·尚书》:“侍郎三十六人,四百石。本注曰:一曹有六人,主作文书起草。”注:“蔡质《汉仪》曰:尚书郎初从三署诣台试,初上台称守尚书郎,中岁满称尚书郎,三年称侍郎。”《后汉书·虞诩传》:“台郎显职,仕之通阶。今或一郡七八,或一州无人,宜令均平,以厌天下之望。”《晋书·贺循传》:“臣等伏思台郎所以使州,州有人,非徒以均平显路,惠及外州而已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阿思哈尼昂邦

    满语官名。汉译为“侍郎”。

  • 庆喜大夫

    阶官名。金朝教坊二十五阶之第十阶,秩正六品上。官名,也是官阶名。金朝的教坊官,自从四品始,以下分为二十五阶。正六品上,称庆喜大夫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,参看“教坊”条。

  • 直盪副都督

    官名。北齐左右卫府有直盪正副都督,掌左右厢护卫。见《隋书·百官中·左右卫府》。

  • 医痊郎

    阶官名。金太医二十五阶之第二十四阶,秩从九品上。元十五阶之第十四阶,秩从八品。官名,也是官阶名。金朝的太医官,自从四品始,以下分为(二)十五阶。从九品上,称医痊郎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

  • 南京都虞候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置。掌南京诸军戒严执法等事。

  • 洗马

    官名。① 汉朝诸侯王国属官,东汉省。② 太子属官。秦置,汉因之。掌宾赞受事,太子出行则为前导。西汉属太子太傅、少傅,秩比六百石,员十六人。东汉属太子少傅。三国魏因之,七品。蜀亦置。晋朝置八员,七品,为

  • 修闾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秋官府布宪中大夫修闾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军镇

    北魏时期的军事镇戍机构。镇的建置起于刘石、苻姚时, 其时有杏城、三堡等镇。北魏初建置渐多,太武帝时普遍设置,至孝文帝时逐渐废除,尤以太和十一年(公元487年)至迁都前后所废最多。军镇制度在全国推行的时

  • 水部

    ①官署名。尚书台(省)诸郎曹之一。职掌水道工程舟楫桥梁之政令,具体事务分属都水使者(太舟卿)等官。设郎(郎中),资深者称侍郎。三国魏始置,或说隶左民尚书,或说隶度支尚书。西晋沿置,或说隶屯田(田曹、左

  • 汴梁稻田提举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,秩从五品,隶崇祥总管府,掌汴梁大承华普庆寺田产。置达鲁花赤、提举、同提举、副提举各一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