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注
宋代官员注授差遣的规定之一,即“参选”,见该条。
宋代官员注授差遣的规定之一,即“参选”,见该条。
官署名。简称“都司”。明初置都卫指挥使司,洪武八年改置。多置于各省,掌一方之军政,分隶五军都督府,而听命于兵部。设都指挥使一人,都指挥同知二人,都指挥佥事四人为长官。以流官或世官充任,其属有经历司,设
降奴服于即匈奴国君单于,王莽改单于曰此。见《汉书·王莽传》。
官署名。清朝户部所属机构之一。顺治(1644—1661)初置。掌金银、缎匹、颜料诸物之藏贮支销。设满洲郎中四人,员外郎二人,司库六人,管理库务。十三年分建三库,遂废。
使职名。唐僖宗中和元年(881) 车驾御成都府, 置京城四面催阵使, 以守兵部尚书王徽充。
官名。“直武英殿西房中书舍人”之简称。参见“直武英殿西房中书舍人”。
义即重臣,栋梁之臣。《后汉书·刘陶传》:“故冀州刺史南阳朱穆,前乌桓校尉臣同郡李赝,皆履正清平,贞高绝俗……斯实中兴之良佐,国家之柱臣也。”《宋书·沈攸之传》:“废帝昏悖,猜畏柱臣。”
官名。北周置。营作大监之副贰,佐其掌宫殿苑林营建。
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掌诸殿帏幄之事。属著帐郎君院。
官名。明朝宦官名目。参见“衙前近侍”。
官署名。职掌不详。汉《巴郡太守张纳碑》有献曹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