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县参事会

县参事会

县自治行政的辅助机关。民国初年,各省除设县议事会之外并设有县参事会,为办理自治行政的辅助机关,但可以代替县议事会议决各种事项,在一定条件下兼具立法机关的性质。其议决的主要事项为:一、县议事会议决事件的执行方法及其顺序;二、县议事会委托代办事件;三、县知事交与代替县议事会议决的事件;四、审查县知事提出县议事会的议案;五、处理选举舞弊的本县全体诉讼以及和解事件,六、公断或和解城镇乡自治权限以内的事件。县参事会得会同知事或其可派委员查核自治经费的收支帐目。县知事对于县参事会的决议,有提出复议和撒销之权。参事会由县知事兼任会长,参事员四至十二人,由县议事会议员互选;并得酌设职员若干人,由县知事派充。县参事会常会每月开会一次,由知事召集或参事员半数以上的请求,得开临时会,会期由知事酌定,民国三年(公元1914年)停办各级地方自治后,县参事会被撤销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顾命大臣

    皇帝临终前遗诏所定协助新主之大臣如清朝咸丰帝临终前定载垣、肃顺等八人为顾命大臣。

  • 部郡从事

    官名,为“部郡国从事”的省称,详“部郡国从事”。州吏名。两汉司隶校尉与部刺史所属有部郡国从事史,魏晋沿置,称为部郡从事,为州刺史所属,职在检察一郡行政,即藩王之在境内者亦兼察之,其权甚重,不得用本郡人

  • 左承务

    官名。即左司郎中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 (670) 复名左司郎中。

  • 雄猛将军

    见“十雄将军”。

  • 女医

    女医官,汉置,掌为后宫治病。《汉书·外戚传·孝宣许皇后》:“女医淳于衍者,霍氏所爱,尝入宫侍皇后疾。”

  • 州军府仓曹参军

    官名。《宋书·百官志上》记公府仓曹职掌仓谷事,州军府仓曹所掌应同。军府仓曹参军始见于南朝宋,《宋书·沈攸之传》记攸之为征西将军、都督荆州刺史,其所属有仓曹参军。南齐都督府除仓曹参军之外,府佐史又有仓曹

  • 五州都总管

    官名。辽穆宗时,以耶律速撒任霸、济、祥、顺、圣五州都总管。

  • 管理火药局

    官署名。清朝工部所属机构。顺治元年(1644)于右安门内置工部濯灵厂,委官制造火药,命大臣督理之。雍正三年(1725)设管理火药局大臣二人,一由大臣中钦派,一由本部尚书、侍郎内拣派。掌理存贮火药,别其

  • 御伯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天官府御伯中大夫属官,正三命。北周武帝保定四年(564)改称纳言上士。

  • 博士三科

    西汉博士选迁制度。自成帝始,博士选三科,即高第为尚书,次为刺史,其不通政事,以久次补诸侯太傅。汉代从已仕官吏中再选取官吏的考试。《汉书·孔光传》载:“成帝初即位,……是时,博士选三科:高为尚书,次为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