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卤簿使

卤簿使

使职名。掌天子车驾仪仗次第。唐开成五年(840)葬文宗,以兵部尚书王起为之。五代沿置,多以兵部尚书充任。宋初始改以他官充任,太宗太平兴国九年(984)始铸其印;真宗大中祥符(1008—1021)以后,凡有大礼,以中书、枢密分为之,仍特铸印。


官名,掌管帝王驾出时扈从仪仗等先后顺序的官,就是掌管卤簿的官。汉应劭《汉官仪下》:“天子(驾出时)车驾次第谓之卤簿。”唐代封演《封氏闻记·五》:“舆驾行幸,羽仪导从谓之卤簿。”卤簿与仪仗是两回事,卤簿包括仪仗,但仪仗绝不包括也不等于卤簿。据蔡邕《独断》,天子出,车驾次第谓之卤簿,有大驾、法驾、小驾之别。大驾则公卿奉引,大将军参乘,太仆御,属车八十一乘,备千乘万骑。初,仅用于皇帝,自汉以后,卤簿也用于后妃、太子、王公大臣。唐宋遇大典,必以大臣充卤簿使。唐代四品以上的给卤簿。参看《通典·礼六十七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奚王

    官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,太祖阿保机置六部奚,命勃鲁恩主之,为辽有奚王之始。终辽之世,一直为奚族的最高长官,统领奚族军民之政。亦称“奚六部大王”、“六部奚王”、“奚部长”。

  • 右长史

    官名。①东汉末曹操为丞相时分长史为左、右,总领相府诸曹。魏晋南北朝相国、丞相府例置。当时司徒府诸曹办理日常事务,司徒或置或缺,其左、右长史则常置,统领诸曹。其余诸公唯置长史一员,加崇者方分置左、右。秩

  • 太子右谕德

    见“太子左谕德”。

  • 帐内府典军

    官名。唐初秦王、齐王府左、右帐内府领兵长官,置二员,正五品上,掌领府事及亲兵,侍卫陪从。

  • 仓场

    ① 收纳谷米之场所。宋初,诸仓场隶三司,掌受纳租税、出给禄廪。设提点仓场官领之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改属仓部。明朝户部辖京仓五十六,通仓十六。清朝户部亦辖有京、通十三仓。凡仓,均设专员

  • 南海庙令

    官名。宋置,其职掌及任职资格与五岳、四渎庙令同。参见“五岳庙令”。

  • 福建司员外郎

    官名。即“福建清吏司员外郎”。

  • 天监七年

    (508) 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五班。陈沿置,与智武、仁武、勇武、严武等合称五武将军,拟四品,比秩中二千石。金朝置为武散官,从五品上。元朝因之,从四品,宣授。明朝为从四品武官加授之散阶称号。

  • 寨监押

    官名。北宋哲宗绍圣四年(1097)置,以使臣充任。参见“都监”。

  • 司封司

    官署名。吏部诸司之一。详见“司封”。官署名。隋吏部置主爵司,主封爵之事,为吏部四司之一。司的长官,隋初称侍郎,以员外郎为佐官。炀帝时改为郎与承务郎各一人。唐沿置,以郎中、员外郎为正副主官。司封郎中一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