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匦院

匦院

官署名。辽朝置为南面官,属门下省,掌理冤狱,受纳诉状。


官署名。掌议得失、申冤陈屈、揭发秘谋等。唐武后垂拱二年,鱼保宗上书请置匦以受四方之书,于是铸铜匦四个,涂上方色,列于朝堂:青匦叫“延恩”,在东,告养人劝农之事者投之;丹匦叫“招谏”,在南,论时政得失者投之;白匦叫“申冤”,在西,陈抑屈者投之;黑匦叫“通玄”,在北,告天文秘谋者投之。时称匦院。以谏大夫、补缺、拾遗一人充使,知匦事;御史中丞、侍御史一人为理匦使。后来同为一匦。唐玄宗天宝九年改理匦使为献纳使,唐肃宗至德元年复旧。宝应元年,命中书门下选择正直清白官员一人知匦,以给事中、中书舍人为理匦使。唐德宗建中二年,以御史中丞为理匦使,谏议大夫一人为知匦使。到宋朝太宗雍熙元年改匦为检,宋真宗景德四年改为登闻检陆军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二·门下省·左谏议大夫》、《通考·职官考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官名。同“理”。掌治狱刑罚。相传大禹时皋陶曾任此官。《管子·法法》: “皋陶为李。”尹如章注:“古治狱之官。”

  • 都船丞

    官名。奉置,属中尉。入汉因之,武帝太初元年(前104)更属执金吾,为都船令副贰,员三人。东汉省。官名,汉置,共三人,佐令掌治水。参看“都船令”条。

  • 西域亲军都指挥使司

    官署名。元置,为侍卫亲军中主要以色目军士组成的军事机构。元贞元年(公元1295年)依贵赤、唐兀二卫之例设置, 秩正三品。其设官累有变易,后定置达鲁花赤一人,都指挥二人,俱正三品;副都指挥二人,秩从三品

  • 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

    科举制科之一。唐代设置,属于武类科目。太和二年(公元828年)诏举,郑冠等二人及第。

  • 必彻彻

    即“必阇赤”。

  • 火官

    古官名,即火正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孟夏之月……其日丙丁,其帝炎帝,其神祝融。”注:“此赤精之君火官之臣,自古以来著德之功者也。炎帝,大庭氏也,祝融,颛顼氏之子,曰黎,为火官。”

  • 祭器科经承

    官名。清制太常寺典簿厅设祭器科,以经承为主官,掌稽查保管祭器事务。

  • 奋节将军

    官名。十六国前凉置。《晋书·张轨传》:“(张天锡)遣从事中郎韩博、奋节将军康妙奉表,并送盟文。”

  • 江北河南道肃政廉访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地方监察机构,世祖至元二十九年 (1292) 由河北河南道肃政廉访司改立,置司于汴梁 (今河南开封),监制汴梁、河南府路等地,为内八道监司之一,直隶御史台。

  • 金紫光禄

    “金紫光禄大夫”的省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