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府局令
官名。即内府令。
官名。即内府令。
官名。金朝属都水监,管辖东明,西佳、孟华、凌城四埽。人选由都水监廉举,领埽兵约二千人。
官名。宋朝御史台置,补正名后,遇大礼可出为录事参军。
官署名。北齐置,掌管上林苑事务,以上林部丞为长官,属司农寺钩盾署。
官署名。辽朝南面官,掌彰愍宫汉人军民之政。亦称“彰愍宫汉人行宫都部署司”。
见“定琫”。
清朝山西、陕西等处边外蒙古地方编户头目。乾隆八年(1743)设,每堡四名,於种地民人内择其诚实者充任。专司查报拖欠地租、偷窃为匪及来历不明者之事。(1)元代蒙古军与探马赤军征调之法是:家有男子,年十五
官名。① 战国置。内廷小臣。掌引见宾客。《韩非子·亡征》:“相室轻而典谒重,如此则内外乖。”太田方注:“相室,卿也。典谒,主宾客请谒之事者。”②唐朝置。中书省通事舍人属吏,十人。太子右春坊亦置四人。流
即“平准行用交钞库”。官库名。元置,属路总管府。设官有提领、大使、副使各一人。
明、清对儒学教官之别称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春官府典祀中大夫掌郁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