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典簿

典簿

官名。①宫廷女官。隋炀帝始置,二十四典之一。员二人,从七品,属尚宫局,为司簿之佐,掌宫人名籍及廪赐之事。唐朝沿置,员二人,正七品。宋沿置,属尚书内省,金、明悉如唐制。明永乐(1403—1424)后,尽归其职于宦官。②元朝为首领官。掌衙门文牍簿书等事。多设于监、司级官署。从七品,唯群玉内司为正七品。明朝于国子监、光禄寺、太常寺所属典簿厅置,正七品至从八品不等,掌章奏文书。又于王府长史司下置,员一人,正九品。清沿明制,诸王府不置,翰林院置,从八品。


官名。唐朝设此官。唐尚宫局有“司簿、典簿、掌簿各二人,掌女史以上名簿”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二·尚宫局》。元朝国子、秘书等监及各司,都设典簿,掌管文书图籍。见《元史·百官三·国子监》。明朝国子监、太常寺和各王府也设典簿,掌管文移金钱出纳支受。见《明史·职官二·国子监、职官三·太常寺》。清朝沿置,但王府不设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二·太常寺、国子监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法曹参军、行参军

    官名。见“公府法曹”。

  • 行政督察专员

    官名。民国二十一年始置。行政院为整顿吏治,增进行政效率,令各省划定行政督察区,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,为省政府的辅助机关。每区设行政督察专员一人,承省政府之命,推行法令,并监督招导及统筹辖区内各县市行政,

  • 守庙中大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置,北周沿置。春官府守庙司长官,掌宗庙的守卫和日常清扫,下设小守庙下大夫、小守庙上士、小守庙下士等佐其职。武帝建德二年 (573)省。宣帝即位后,复置。正五命。隋文帝开皇

  • 外帘官

    见“帘官”。

  • 军功曹

    官名。石勒为十六国汉安东大将军时置,掌参议军政大事。《晋书·石勒载记上》:“乃引张宾为谋主,始署军功曹。”

  • 驿使

    驿站管传递公文的小官吏。《后汉书·东平王苍传》:“自是,朝廷每有疑政,辄驿使咨问。苍悉心以对,皆见纳用。”南朝宋盛弘之《荆州记》:“陆凯与范晔相善,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,并赠花诗曰:折花逢驿使,

  • 肴藏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有甸师下士二人,主管籍田及供给野物;兽人中士四人,下士八人,掌理猎取野兽以供膳羞,渔人中士二人,下士四人,掌捕取鱼类以供膳羞;腊人下士四人,掌制干肉。北周综合以上诸职,置肴藏中士

  • 礼官

    官名。①掌礼仪之官。《周礼·春官·序官》:“乃立春官宗伯,使帅其属而掌邦礼,以佐王和邦国。礼官之属,大宗伯卿一人,小宗伯中大夫二人。”后代或作为主司礼仪官员的通称。②郑成功所设六官之一。参见“六官”。

  • 直敷文阁

    官名。南宋绍兴十年(公元1140年)置,为贴职之一。

  • 裙带头官

    即“西官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