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兵部中大夫

兵部中大夫
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 置,北周沿置。夏官府兵部长官,亦省称为兵部,掌全国军务。下设小兵部下大夫、小兵部上士以佐其职,领武环率下大夫、武侯率下大夫、司固上士、司火中士、司辰中士等官属。北周武帝建德二年 (573) 省。宣帝即位后,复置。正五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 (581)罢。


官名。《周礼》无此官。三国魏置五兵尚书,至北魏又有七兵尚书。《通典·职官五》说: “后周置大司马,其属又有兵部中大夫,小兵部下大夫,其职并阙。”可能与五兵尚书或七兵尚书之职相近。兵部中大夫正五命,任此职者见《周书·伊娄穆传》: “孝闵帝践阼,拜兵部中大夫,治御正。保定初,授军司马。”其副职为小兵部下大夫,所属有小兵部上士,正三命。又有武环率下大夫、武候率下大夫,司固上士、中士、司火中士、下士, 司辰中士、下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宁夷护军

    官名。西晋置。《晋书·庾亮传》: “(庾统)出为建威将军、宁夷护军、寻阳太守。”参见“护军”。

  • 右中护

    官名。即太子右庶子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太子右庶子。官名。唐龙朔二年(公元662年),改右庶子为右中护,为右春坊的主官,咸亨元年(公元670年)复旧。

  • 内府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 仿《周礼》内府置,北周沿置。天官府太府中大夫属官,掌藏在内府的玉帛金银等物,下设内府中士以佐其职。正三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 (581) 罢。

  • 牸牛都尉

    官名。北齐置。 从九品上。 参见“牸牛局”。

  • 刑法试

    宋朝选举官员考试方式之一。凡京朝官、选人等愿考刑法者,由两制,刑部、大理寺主判官及各路监司奏荐,选派大理寺或刑部官员主考,试断案、刑名、《刑统》大义等各若干道,称刑法试。第一等授审刑院或大理寺、刑部法

  • 太子少傅丞

    官名。太子少傅属官,两晋、南朝皆置。晋、宋七品,梁五班,陈七品、六百石。

  • 青册

    文书名。清朝之平行文,乃黄册 (详“黄册”①)之副本。清制,臣工在将黄册随同题本呈进御览之同时,亦抄出副本,咨送有关衙门,以备查考。因以青色为封皮,故名。以示与黄册相区别。亦作“清册”。

  • 鞮氏

    官名。又作“趧娄”。《周礼》春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理四夷的乐曲和声歌,以备祭祀和宴饮时演奏。《周礼·春官》: “鞮氏, 下士四人, 府一人,史一人,胥二人,徒二十人”,“掌四夷之乐

  • 蕃汉内外马步副总管

    武官名,五代时后唐置,《资治通鉴·后唐纪二》记后唐庄宗时“勋臣畏伶官之谗,皆不自安。蕃汉内外马步副总管李嗣源求解兵柄,帝不许。”

  • 左一护军府护军

    官名。唐初秦王、齐王府左一护军府长官,各置一员,正四品下,掌率本府统军以下侍卫陪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