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仪曹

仪曹

①官署名。(1)尚书省诸曹之一。三国魏始置,设郎(郎中),掌车服羽仪朝觐郊庙飨宴等吉凶礼制。西晋沿置。或说隶尚书右仆射。东晋南朝隶祠部尚书,若祠部尚书缺则隶尚书右仆射。北魏前期直属尚书省,设尚书为长官,置郎、令、长等官。孝文帝太和(477—499)改制后复为郎曹,隶殿中尚书。北齐因之。隋初罢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礼部尚书所辖礼部司为仪曹,设郎二员,后减为一员,又设承务郎一员贰之。唐高祖武德三年(620)改名礼部司。(2)宋朝州府六曹之一。徽宗崇宁三年(1104)始置于开封府,设参军,大观二年(1108)诸州并置。②官名。(1)国子祭酒属官。南齐高帝建元四年(482)置,员二人。(2) 礼部郎官别称。


1、官署名,三国魏始置,为尚书省诸曹之一,掌车服羽仪朝觐郊庙飨晏等礼仪。西晋沿置。东晋和南朝属祠部尚书,或尚书右仆射。其后,历代多沿置,但所属不一。

2、官名,南齐置,属国子祭酒。

3、礼部郎官的别称。参看《隋书·百官志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门署长

    官名。东汉置,名义上归属少府,秩四百石,以宦者任之,分主中宫各处。官名,为黄门署长官,宦者,俸四百石,掌中宫别处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三》。

  • 门下干

    汉置,为郡县小吏,掌文书传达,也简称门干。详“门干”条。《后汉书·百官五·州郡》:“閤下及诸曹各有书佐,干主文书。”

  • 左弋令丞

    官名。秦置佐弋,意为佐助弋射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有佐弋竭。佐与左同,汉代改称左弋,除掌弋射之外,还兼造一部分弓弩,以供边郡的需要。《居延汉间释文》中有“左弋弩力六百廿”的记载。左弋有令及丞,属少府。

  • 稷仓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地官府司仓下大夫属官,掌稷类作物的收藏与保管,下设稷仓下士以佐其职。正二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辟置

    宋代授予官吏差遣的方式之一,即“辟差”,见该条。

  • 内弓箭库

    官署名。北宋前期置,掌收藏御用弓矢戎具及细铠具装、枪旗刀剑斧钺器械,设勾当官,以诸司使、诸司副使及内侍充任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归隶卫尉寺。官库名。宋代卫尉寺所属有内弓箭库、南外库、军

  • 立节中郎将

    官名。三国吴置。为领兵武职,屯于柴桑(今江西九江)等军事要地。陆抗自建武校尉迁此。官名,三国吴置,为领兵将官,掌帅军征伐,或驻守一方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抗传》:“赤乌九年,迁立节中郎将,与诸葛恪换屯柴

  • 三司都盐案

    宋代三司内部机构,为盐铁七案之一。掌盐的专卖事务。

  • 銮仪卫

    官署名。清朝掌管帝后车驾仪仗之机构。顺治元年 (1644) 承明制置锦衣卫,设指挥使等官。二年 (1645) 更名銮仪卫。四年罢指挥使等官,设銮仪使、冠军使等。五年定为正二品衙门。掌供奉帝后祭祀、朝会

  • 省人事处

    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直属于省政府。民国三十一年(公元1942年)九月二日国民政府公布《人事管理条例》,规定省政府及院辖市政府设置人事处或人事室。人事处设处长,得分科办事,设科长及科员;人事室设主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