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五百石

五百石

战国秦国所设官禄等级,亦为年俸五百石官吏代称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 “秦人六百石以上夺爵,迁; 五百石以下不临,迁,勿夺爵。”南朝宋置为小县长官的俸禄等级。《宋书·百官志下》: “县令千石至六百石,长五百石。”


秦时官秩级名,也指该秩级的官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十二年文信侯不韦死,窃葬。其舍人临(葬)者,晋人也逐出之;秦人六百石以上夺爵,迁;五百石以下,不临,迁,勿夺爵。”注:“《索隐》按:不韦饮鸠死,其宾客数千人窃共葬于洛阳北芒山。《正义》曰:临,临哭也。若是三晋之人,逐出令归也。若是秦人哭临者,夺其官爵,迁移于房陵。若是秦人不哭临不韦者,不夺官爵,亦迁移于房陵。”汉沿其制,王莽改称命士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、《汉书·王莽传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阿喇哈拨什库

    满语官名。汉译为“委署领催”。

  • 左右领左右府

    官署名。隋置,见“领左右府”。

  • 同文馆

    官署名。①宋朝置,为四方馆之一。神宗熙宁(1068—1077)年间创立,掌接待高丽使者。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属鸿胪寺。南宋改属礼部。②清朝置,为清末之学馆。亦称“京师同文馆”。咸丰十年十二

  • 首府

    府的等级之一。金制作为路治所的府,称为首府,其府尹兼任本路总管。

  • 左民郎

    官名。西晋分民曹郎置,为尚书省左民曹长官通称,亦称郎中。东晋、南朝以右民郎并入,属左民尚书。北魏复分置,初属左民尚书,孝文帝太和(477—499)改制后,属度支尚书。晋、宋六品,梁五班,陈四品,北魏孝

  • 西川行枢密院

    官署名。元朝地方统军机构。世祖至元十年 (1273) 四月,由西川统军司改立,置司于成都。置行院事、副使、佥院、同佥等职。十三年四月,以东川行院併入西川,合称东西川行枢密院,又称四川行枢密院。十五年九

  • 检典乐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检点的属官,员额一人,官阶为职同军帅。参见“典乐”。

  • 少司农

    清朝仓场侍郎之别称。

  • 守兼

    地方官出缺后,不派人接任,而由职位低的暂代其职,叫守兼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:“县宰缺者,数年守兼。”

  • 晋阳宫署

    宦者官署。北齐置,属长秋寺。设令、丞、宫教博士等,掌晋阳宫庶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