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战车与步卒组合的基本单位。商代时车战逐渐成为主要的作战形式,其时战车与步兵分别编组,战车以辆计,步兵以行组成。周初仍沿商代体制,战车与步兵分编,后来逐渐演变为战车与步卒合同编组。以战车为主体,每车配备一定数量的徒兵,其编组单位称为乘。每乘有战车一辆、挽马四匹、辎重车一辆,官兵共三十人。其中甲士十人(车上三人,车下七人),战斗徒兵十五人,后勤徒役五人(其中管炊事者二人,管饲养者二人,管衣甲装具者一人)。其时由于战车增多,一般以宽正面的矩形方阵进行作战,对战车御者的技术要求不断提高,御术的优劣直接影响战争的胜败,所以原以车左充任的战车之长,此时即改由御者充任。至于指挥官乘坐的指挥车,仍以居于车左的指挥官为首。至春秋时乘的人数又有变化,乘又有攻车与守车的区分。张预《孙子注》引曹操《新书》说:“攻车一乘,前拒一队,左右角二队,共七十五人;守车一乘,炊子十人、守装五人,厩养五人,樵汲五人,共二十五人;攻守二乘,凡百人。”车战是与奴隶社会相始终的,随着车战的消亡,作为战车与步卒组合单位的乘亦不复存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司仪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 仿《周礼》司仪置,北周沿置。秋官府宾部中大夫属官,员一人,正三命。下设司仪中士以佐其职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参见“司仪”。

  • 请给案

    官署名。北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户部置,分属金部,掌审覆、供给时赐、俸给,由金部郎官领之。

  • 泽虞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所属有泽虞,大泽、大薮中士四人,下士八人。中泽、中薮下士六人,下泽下薮下士二人,掌国泽的政令。北周地官府虞部下大夫所属有泽虞中士,正二命;泽虞下士,正一命。其职相当于隋唐的工部所属的

  • 积劳

    汉朝官吏升迁制度。即官吏累计劳绩取得升迁的资格。《汉书·酷吏传·赵禹传》: “武帝时,禹以刀笔吏积劳,迁为御史”。

  • 掌计

    官名。唐朝始置为宫廷女官,二十四掌之一,属尚功局。员二人,正八品。为司计典计之佐,协掌度支衣服、饮食、柴炭及其他杂物之事。宋、金悉如唐制。明永乐 (1403—1424) 后归其职于宦官。女官名。唐、金

  • 炭库令

    官名。南朝梁、陈置,有丞。隶少府卿。

  • 幸臣

    君主宠爱之臣。《韩非子·奸劫弑臣》: “必将以曩之合己,信今之言,此幸臣之所以得欺主成私者也”。君主所宠幸的近臣。《韩非子·奸劫弑臣》:“夫奸臣得乘信幸之势以毁誉进退群臣者……必得以曩之合已信今之言,

  • 临安府通判

    官名。南宋初年置,为临安府副长官。孝宗乾道七年(1171),改置判官领其事。九年复置。

  • 宗亲任官限制

    汉代官员任用限制之一。一、“宗室不宜典三河”,见《汉书·刘歆传》,二、“宗室子弟无得在公位”,见《后汉书·光武十王传》。

  • 东平兵马指挥司

    官署名。简称东平兵马司。元朝于顺帝至正十年 (1350) 十月置,掌辖境防御、捕盗等职。置都指挥、指挥各二员,副指挥四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