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主爵员外郎

主爵员外郎

官名。隋文帝开皇六年(586)始置,一员,司主爵曹之籍帐,为主爵侍郎副贰,侍郎缺则厘其曹事,炀帝大业三年(607)废,寻置承务郎,同员外郎职。唐初复置,一员,从六品,为主爵司次官,高宗龙朔二年(662)、武则天垂拱元年(685)曾改为司封员外郎,旋皆复名主爵员外郎。玄宗开元二十四年(736)定名司封员外郎。


官名。为隋初主爵侍郎与唐主爵郎中的副职,参见“主爵承务郎”与“主爵郎中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河东陕西道提刑按察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地方监察机构。设于世祖至元六年(1269),置司于凤翔府。八年,改为陕西四川道提刑按察司,移司于京兆府,简称为京兆按察司。十六年,改为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司。

  • 诅祝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春官之属有诅祝下士二人。言告神谓之祝,请神加殃谓之诅。诅祝掌诅盟之祝号,制作盟诅的载辞,以叙王国的信用,质正各邦国契卷的效力。北周依《周礼》之制置诅祝中士,正二命;诅祝下士,正一命。属春

  • 周承休公

    封爵名,东汉建武二年封周后代姬常为周承休公,十三年改封姬常为卫公,以为汉宾,位在三公上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五》、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。

  • 狄仓巴

    唐古特官。清设于后藏,属唐古特文官。员额一人,其职掌为管理银钱。民国时期沿置。

  • 都府

    指节度使。唐朝的节度使,既掌管军队,又管田税民俗,总之是无所不管,故称都府。宋代洪迈《容斋三笔·唐观察使》:“唐节度使,兵甲财赋民俗之事,无所不领,谓之都府。”

  • ■氏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秋官之属。 一说为周朝置。 掌捕捉鹰隼等凶猛的鸟类、摘取鸟羽。《周礼·秋官》:“翨氏,下士二人,徒八人”,“掌攻猛鸟,各以其物为媒而掎之。以时献其羽翮”。

  • 农矿部北平档案保管处

    农矿部直属机构。国民党政府农矿部为保管北平旧档案及署内器物,特设北平档案保管处。依照民国十七年(公元1928年)八月十五日公布的《农矿部北平档案保管处组织规则》规定,本处的职任除保管旧档案及署内器物外

  • 清都郡丞

    官名。北齐置,清都郡次官,从五品。

  • 某部族将军

    官名。见“某部族详稳司”。

  • 修武校尉

    散阶称号。金朝置,为武职从八品上之封阶,乃三十四阶之第二十九阶。元朝袭之,升为从七品,敕授。明朝未置。清朝为武职正九品之封赠,属十八阶之第十七阶。乾隆五十一年(1786)始增此称。初,绿营正九品无封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