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中杂职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每军帅四人,官阶为职同卒长,掌侍应杂务。
见“户部榷关”。
官名。见“侍郎左选郎中”。
西汉末年反王莽军头领邓晔自称辅汉左将军。《汉书·王莽传下》:“析(县)人邓晔、于匡起兵南乡……晔自称辅汉左将军,匡右将军,拔析、丹水,攻武关,都尉朱萌降。”
官名。清末新陆军职官。光绪三十年(1904)定新陆军营制,始置。每军一人,正三品,正参领充,简放。掌考查全军法律。唯平时不编军,故不常置。
官名,即太仆寺卿。《尚书·冏命序》:“穆王命伯冏为周太仆正。”后来便以冏卿作为太仆的别称。
宦官名。明朝内府二十四衙门各监、司、局及内府各供用库多有设置,无定员。
官名。北齐门下省尚药局次官,员二人。佐尚药典御总知御药事,选擅长医药之术者任职。从七品。时又有“中尚药丞”。
宫内给使名。辽置,见“三班院(2)”。
即“东京都统军使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