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举考试后,公布录取名单称为放榜。《唐摭言》三《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》引杜牧诗: “东都放榜未花开, 三十三人走马回。”又《南部新书》说:“唐大中以来,礼部放榜岁取二、三人姓氏稀僻者,谓之色目。”
① 官署名。隋朝陇右牧置,有监、副监及丞、录事。② 官名。隋朝陇右牧皮毛监长官,视正八品。
官名。北魏置,属典客监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八品中。后罢。
官名。国民党政府总统府设置,员额若干人,由总统府聘任之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地官府师氏中大夫司谏上士佐官,正二命。
道官名。明清设置,秩未入流,其职为管理县内道士、女冠。
东晋地方军队之一。见“北府兵”。
官名。唐朝司农寺属京都宫苑总监次官,西京、东都各一员、从六品下。
官署名。管理佛教事务之机构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始设于各县,掌钤束一县之僧人。长官为僧会。清沿明制未改。唐、明、清在县设立的掌管僧众佛事的机关。《清史稿·职官三》:“府僧纲司都纲、副都纲,州僧正司
官名。宋太宗至道三年 (997)置,以入内内侍充任。掌按验秘方,以时剂和药品以进御及供奉禁中之用。南宋避高宗赵构名讳,改干办御药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