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三司使

三司使

①官名合称。唐朝审理重大案件,刑部尚书或侍郎、御史中丞、大理卿为大三司使,刑部郎官、侍御史、大理评事或司直为小三司使; 唐朝太子监国,詹事、左庶子、右庶子为三司使。②官名。五代后唐明宗长兴元年(930)以许州节度使张延朗行工部尚书充任,班在宣徽使下。宋朝初年亦置,以其总国计,应四方贡赋出入,通管盐铁、度支、户部,位亚执政,目为计相,太宗太平兴国八年(983)罢,分为盐铁、度支、户部三使,淳化四年(993)复为一员,总领三部,掌邦国财用大计,以两省五品以上及知制诰、杂学士、学士充任,亦有辅臣罢政出外召还充任者; 若缺则置权三司使,又缺则有权三司使公事; 五年又分为三使,真宗咸平六年(1003)再复置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废。西夏、金朝均置为三司长官,金章宗泰和八年(1208)置一员,从二品,金宣宗贞祐(1213—1217)间罢。


官名。五代后唐天成元年,并户部、度支、盐铁三使为一使,称三司使。北宋设三司使,掌全国钱谷出纳,均衡财政收支,为最高财政长官,号称计相。见《宋史·职官二·三司使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直符

    官名,为直符史的简称,是汉代入直郡府的佐吏。《后汉书·张禹传》:“功曹史戴闰,故太尉掾也,权动郡内。有小谴,禹令自致徐狱,然后正其法。”注:“《东观记》曰:闰当从行县,从书佐车马什物,禹闻知,令直符责

  • 士伍

    因罪免官夺爵,称士伍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“(昭襄王)五十年十月,武安君白起有罪,为士伍。”注:“尝有爵而以罪夺爵,皆称士伍。”《汉书·景帝纪》:“吏迁徙免罢,受其故官属所将监治送财物,夺爵为士伍,免之

  • 外饔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。掌对天地山川社稷等外祭祀用牲时的切割烹调,并负责致宴飨宾客的食物。《周礼·天官》: “外饔,中士四人,下士八人,府二人,史四人,胥十人,徒百人”,“掌外祭祀之割烹,共其脯脩。刑

  • 追锐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(525)置以代追锋将军,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二班。陈沿置,拟七品,比秩六百石。

  • 武信君

    1、秦朝末年项梁起兵后自称武信君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梁自号武信君。”《汉书·陈胜项籍传》》:“宋义论武信君必败,数日果败。”2、武臣在自立为赵王前为陈胜的将军,他也曾自称武信君。《汉书·张耳陈馀

  • 习办

    官名。西夏置,中书位之一。

  • 履工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有屦人下士二人,工八人。掌理王和后各种服色所应穿着的鞋子,辨别外内命妇的命屦、功屦、散屦。北周依《周礼》于冬官府置履工中士,正二命,履工下士,正一命。属冬官府司皮下大夫。

  • 折冲将军

    武官名号。新莽时有折冲将军阎迁。东汉献帝建安十一年(206) 曹操亦置。魏、晋,南朝宋、梁、陈沿之。三国吴、十六国成汉、前凉、西凉、北凉及北魏、北齐皆置。为杂号将军中地位较高者。魏、晋、宋为五品,梁武

  • 月令

    州分职吏名。北魏置,见“月令从事”。

  • 圣旨

    皇帝的命令称圣旨,皇后的命令称教旨,太子的命令称令旨。汉朝蔡邕《蔡中郎集·外集二·陈政要事疏》:“臣伏读圣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