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镇石
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西北十五里秧溪河口,现已没入太平湖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9宁国府:龙镇石“在太平县穰溪东北。下临深潭,冬夏澄澈如一,号麒麟潭。其石高二丈余,世传龙镇水最宜纸”。
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西北十五里秧溪河口,现已没入太平湖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9宁国府:龙镇石“在太平县穰溪东北。下临深潭,冬夏澄澈如一,号麒麟潭。其石高二丈余,世传龙镇水最宜纸”。
1942年由平舟、六塘二县合并设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即今贵州平塘县。取二县名各一字为名。在贵州省南部,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。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。面积 2825 平方千米。人口29.7万。辖10镇、
唐开元后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宝兴县境。后废。
即今福建武平县东北黄峰岭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武平县: 黄公岭在 “县北百五十里,接长汀县界。修阻二十余里。上有泉,自石中迸出,仅杯勺许,而群饮不竭。俗呼圣公泉”。
十六国后燕改卢奴县置,治所即今河北定州市。北魏复名卢奴县。古县名。十六国后燕慕容垂建都中山,改卢奴县置,治今河北省定州市。为中山尹治。北魏道武帝平后燕,复名卢奴县。
清顺治十年 (1653) 置,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。驻地在今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北乌尤特。本世纪40年代移驻阿由勒哈庙 (今锡林浩特市西北阿优勒海)。1949年并入西部联合旗。古旧旗名。清顺治十年(1653
在今甘肃天水市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太元十一年 (386),前秦将苻登,“进攻姚硕德于秦州,后秦主 (姚) 苌自往救之,登与苌战于胡奴阜,大破之”。在今甘肃省天水市西。东晋太元十一年(386年),前
即今宁夏永宁县南望洪乡附近。《元和志》卷4灵州保静县:“西南至州六十里。本汉富平县地。后魏立弘静镇,徙关东汉人以充屯田,俗谓之汉城,隋改置弘静县。”又作宏静镇。北魏徙关东汉人到此屯垦而置,在今宁夏回族
在今越南河内市东海兴省海阳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2新安府: 都斋城 “在府东。其地近海,即海阳城也。交趾倚为重地。嘉靖六年,莫登庸禅位于其子方瀛,退居都斋、海阳,为方瀛外援。即此”。
春秋宋邑。在今河南民权县西北内黄集。《春秋》:昭公二十五年(前517),“宋公佐卒于曲棘”。杜注:“陈留外黄县城中有曲棘里。”古邑名。春秋宋邑。在今河南省民权县西北。《春秋》昭公二十五年(前517年)
在今湖北京山县西南五十里。1931年贺龙领导的红三军和襄北特委机关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