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龙安县

龙安县

①西魏废帝二年(553)改阴平县置,为龙安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江油市东北小溪坝镇北。北周复改为阴平县。

②唐武德三年(620)置,属绵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安县东北。《元和志》卷33龙安县:“因(龙安)山为名。”天宝初属巴西郡,乾元初属绵州。北宋政和七年(1117)属石泉军,宣和元年(1119)改为安昌县,二年(1120)属绵州,七年(1125)属石泉军。南宋绍兴元年(1131)复改为龙安县,宝祐后为石泉军治。蒙古中统五年(1264)废入安州。

③唐武德五年(622)析建昌县置,属南昌州。治所在今江西安义县东北三十里新民乡。八年(625)废。


古县名。(1)西魏废帝二年(553年)改侨阴平县置,治今四川省江油市东北马角镇。为静龙郡治。北周复为阴平县,北宋末废。(2)唐武德三年(620年)改金山县置,治今四川省安县东北。因龙安山为名。属绵州。北宋政和七年(1117年)改属石泉军。宣和元年(1119年)改名安昌县。南宋绍兴元年(1131年)复旧名。宝祐后属石泉军。蒙古中统五年(1264年)废军,县省入安州。(3)唐武德五年(622年)分建昌县置,治今江西省安义县东北。属洪州。八年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里驿

    在今广西永福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永福县:三里驿“在县城东”。

  • 伯士镇

    即今陕西大荔县东南伯士乡。《清一统志·同州府二》 “赵渡镇”条:朝邑县西有“伯士”镇。

  • 巾山

    在今广东南雄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3南雄州:巾山“在州北。州之主山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2南雄府保昌县:巾山“在府北三十里。郡治主山也。端正如中,凌江水绕其南。巾山之东为威凤冈,高耸轩举,形如翥凤”

  • 符垒县

    北魏太和中置,属襄城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宝丰县西北三十四里大营镇。永安元年为汝南郡治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北魏太和中置,治今河南省宝丰县西北,属汝南郡。北齐废。

  • 挺关

    又名遗遗之门、扦关。战国赵地。在今陕西榆林市西北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 惠文王十六年 (前250),苏厉为齐遗赵王书云,“秦之上郡近挺关,至于榆中者千五百里”。即此。即“遗遗之门”。

  • 耿马宣抚司

    明万历十三年 (1585) 析孟定地置耿马安抚司,旋升宣抚司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即今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。傣语 “耿” 与 “勐” 同意,即地方,“马” 即马,意即跟随马找到的地方。清属永昌府,乾隆

  • 小镬洲

    即今广东阳江市东南大海中小镬岛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8南恩州:小镬州“在州东南”。

  • 南静郡

    南朝梁置,治所在开建县 (今广东封开县东北南丰镇东)。隋开皇十年 (590) 废。南朝梁置,治开建县(今广东封开县南丰东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封开县东北境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废。

  • 合川镇

    隋开皇三年(583)改周武防置,即今甘肃庆阳县。十六年(596)改置庆州。古镇名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以周武防改置,即今甘肃省庆城县。十六年升为庆州。

  • 碱厂

    或作堿厂。 即今辽宁本溪自治县东碱厂满族镇。原拟溪碱铁路终点站在此。1939年溪碱铁路修至田师傅,田师傅至碱厂段未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