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齐云山

齐云山

①即白岳山,在今安徽休宁县西三十里。原名齐云岩,为白岳主峰之一。《江南通志·山川五·徽州府》:齐云岩“在白岳西北,路回如线,游者缘梯而上,所经胜处极多,乃至于岩。黟、祁、歙、婺之山, 一目可尽也。宋程珌书‘雲岩’,二字刻于石前。一峰特起为香炉峰,又谓之凌虚岩。明嘉靖中,敕改曰齐云山”。

②在今安徽泾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宁国府一》:齐云山“在泾县南四十里,与承流并峙,高数十丈。山巅平可数十亩,产茶极佳”。

③即今安徽金寨县东南齐头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六安州“武陟山”条下:“又齐头山在州西南九十里。高千八百丈,层峰叠嶂,顶方四平,有泉出焉。”《清一统志·六安州》:齐云山“亦名齐头山……上有云峰。又有雷公洞。产茶极佳”。

④即清源山。今福建泉州市北郊清源山。《清一统志·泉州府一》:清源山“在府城北五里。郡主山也。旧名泉山。一名北山。又以高顶常云, 名齐云山”。


古称白岳。在安徽省南部休宁县城西北。《大清一统志》:齐云山“高二百仞……三面并绝壁秀峭”。主峰廓岩海拔585米。由红色砂、页岩构成,为典型的丹霞地貌。以山奇、水秀、石怪、洞幽著称。桃源洞天、一天门、黑虎岩、齐云岩(云岩)、紫霄崖等处景色尤佳。明嘉靖间敕建宫殿,钦赐山额,此后寺观林立,为释、道两教繁盛之地。今已衰落。主体建筑玄天太素宫已于1997年修复。历代雕刻佛像、道家绘画、各种碑记以千百计。以明代唐寅撰写碑文的《云岩紫霄宫玄帝碑铭》最为珍贵。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,辟有国家森林公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昔陀

    唐南诏会川都督府辖地。在今四川会东县东铅锌镇。一说会东县。宋为大理绛部地。元为会理州治。《元史· 地理志》 会理州: “在会川府东南。唐时南诏属会川节度,地名昔陀。有蛮名阿坛绛,亦仲由蒙之遗种。其裔罗

  • 刺桐港

    即今台湾省屏东县南枋山溪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台南府: “刺桐港” 等 “并在恒春县北,西流入于海”。

  • 蒲河城

    明蒲河中左千户所城。即今辽宁沈阳市东北蒲河镇。明 《全辽志》 卷1沈阳中卫: “蒲河城,城北四十里,正统二年建。”

  • 安山街

    即今河北昌黎县西三十里安山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9昌黎县图:西有安山街。

  • 双凤驿

    即今四川隆昌县西北双凤镇。清乾隆《隆昌县志》卷4:双凤驿场“北六十里”。驿当内江与隆昌之间,距离均六十里,为巴蜀通衢。

  • 小南河砦

    又名小南湖。北宋置,属沧州清池县。在今天津市西郊区小南河。金废。

  • 莺花亭

    在今浙江丽水市西。《清一统志·处州府》: 莺花亭 “在丽水县西二里。宋秦观有 《莺花亭千秋岁》 词”。在今浙江省丽水市西。宋秦观有《莺花亭千秋岁》词。

  • 经州

    北宋宣和六年 (1124) 置,治所在玉田县(今河北玉田县)。七年废。

  • 淇水县

    唐渤海国置,属桓州。治所在今朝鲜慈江道江界。辽废。古县名。渤海国置,治今朝鲜江界附近。辽废。

  • 伽溪

   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。为昌化溪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昌化县:伽溪“在县(今昌化镇)南二十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一》:伽溪“源出县西南峡川,东流入柳溪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