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巾寨
在今山东阳信县东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1阳信县 “桑落墅” 条下: 黄巾寨,“相传汉末黄巾屯聚处”。
村名。在山东省阳信县东南部。属商店镇。人口753。明永乐年间,因村址系东汉末年黄巾寨兵营遗址,故称今名。有窑厂及建筑、运输等业。通公路。
在今山东阳信县东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1阳信县 “桑落墅” 条下: 黄巾寨,“相传汉末黄巾屯聚处”。
村名。在山东省阳信县东南部。属商店镇。人口753。明永乐年间,因村址系东汉末年黄巾寨兵营遗址,故称今名。有窑厂及建筑、运输等业。通公路。
明景泰三年 (1452) 析南海、新会二县置,属广州府。治所在大良堡 (今广东顺德市)。据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广东卷: 顺德县 “曰顺德者,以去逆得名,取顺化归德之义也”。民国初属广东粤海道。19
即今山西忻州市北十里堠。清光绪《忻州直隶州志》卷13:十里堠“距城十里”。
三国魏置,属庐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六安县西。《水经·泄水注》: “博安县,《地理志》 之博乡县也。王莽以为杨陆矣。泄水自县,上承沘水于麻步山,西北出,历濡溪,谓之濡水也。” 西晋废。古县名。三国魏置,治
①东魏武定七年(549)改东徐州置,治所在宿预县(今江苏泗阳县西北郑楼乡古城)。南朝陈太建七年(575)改为安州。②唐武德初臧君相据楚州,号东楚州。治所在山阳县(今江苏淮安市)。四年(621)君相降,
俗称杭锦旗。清顺治六年(1649) 置,属内蒙古伊克昭盟。驻地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境沙日召苏木。1914年划归绥远特别区,1928年属绥远省。1939年迁今治锡尼镇。1949年依俗称改名杭锦旗。旧旗名。
在今西藏日喀则市东南三十八里。清 《西藏图考》 卷3: “巴浪迤逦而进,过大桥路坦,七十里至春堆,一作春磊。” 藏语意为集市。为日喀则赴拉萨之要路。
即骨嵬。指分布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 (库页岛) 上的民族。元苏天爵 《元文类》 卷41: 至元十年 (1273) 征东招讨使塔匣剌呈: “兀的哥人厌薛称:欲征嵬骨,必聚兵候冬月,赛哥小海渡口结冻,冰上方
一作马纳思河。源出新疆玛纳斯、沙湾、和静三县交界处,北流经玛纳斯西,西北流经沙湾县北、克拉玛依市东,东北流入玛纳斯湖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3:玛纳斯河,“准语(蒙古语),玛纳,巡逻也。斯,谓其人,滨
即今四川仁寿县东南松峰乡。清光绪 《资州直隶州志》 卷3仁寿县: 松峰场 “在县南一百二十里”。
北宋政和四年(1114)置,治所在万松县(今广西东兰县东南)。宣和三年(1121)废为靖远砦。北宋政和四年(1114年)置,治万松县(今广西东兰县东南)。宣和三年(1121年)废。